李兴华:洒落在“石榴籽”身上的一缕暖阳
李兴华:多年从事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研究,教龄29年,线性代数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核心成员,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哈尔滨理工大学常聘优秀主讲教师和2023年“十育人”工作“课程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是民族昌盛的基石。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品德,引领学生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李兴华老师工作近30年,始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兢兢业业,主动肩负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在工作期间李兴华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同学,用实际行动为同学们筑起未来的基石。在教学上认真钻研,从写教案、练板书到研究教学方法,每个环节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堂课,将抽象的数学课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条理清晰地讲授给民族班的学生们。这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她注重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从德育目标、科学思维、求实创新、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家国情怀、数学之美七个维度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李兴华也力求教学改革与创新,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及省级教改项目14项,主编新形态《线性代数》教材1部,发表教改论文15篇,参与完成清华大学合作的航空基金项目一项。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暑期研讨会上作《大学生数学竞赛团队建设及经验交流》专题报告。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科研的力量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驱动力,而学术研究,作为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石。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作为学业辅导教师,李兴华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水平。
多年来,李兴华一直从事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她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她在辅导中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活跃课堂氛围,以多种方式反哺教学,将自己的研究和授课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手拉手共成长:石榴籽工作室助力少数民族学生翱翔
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与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情况,李兴华通过多种渠道和办法,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学校自2016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以来,8年间李兴华通过“少数民族学生辅导机制”,主动承担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参与帮扶3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记得2016级少数民族班的最后一堂课,学生给李兴华老师过生日,送上温暖的祝福语。一位同学的贺卡上写着“世界上有一种情超越了亲情,就是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耐心细致的指导的师生之情。”还有一位同学的贺卡写着“感谢亲爱的老师一直给我们做辅导,您是我在这边的母亲。”每位同学都送了一张贺卡给李老师,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祝福,满满的都是爱。
民族班学生与李兴华老师一起过生日
在学业辅导的过程中,李兴华老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不断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爱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李兴华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加课辅导,尽最大努力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民族团结、民族融合。
关爱留校同学,让节日暖心不打烊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师们关怀学生细致入微,罗来珍书记和李兴华老师领着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过“端午节”,组织少数民族的学生们去植物园,送给他们“五彩线”和“香囊”等小礼物,撞鸡蛋、做游戏,留下了欢声笑语和珍贵的照片。“中秋节”同少数民族学生一起活动,给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月饼,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人般的温暖……
开展“端午节”组织少数民族的学生们去植物园活动
在工科数学教学中心党支部书记罗来珍领导下,李兴华老师和同事们率先在全校开展了党员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一家亲,我在理工有个家”活动,以实现对结对子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成长等方面的精准帮扶。李兴华也被少数民族学生的刻苦努力精神所感动,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国庆节邀请孩子们来家里一起过节,教孩子们包饺子,同唱一首歌,让少数民族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汉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增进友谊。
每逢藏历新年,李兴华老师都要向藏族学生们道一声“扎西德勒”。邻近考试时,李兴华每天都在办公室为少数民族学生辅导答疑、“开小灶”,进行个性化辅导,引导他们探索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嘱咐学生提前做好复习,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提高学业自信心。
“我在理工有个家”
2018年,根据校院党委关于把“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活动落到实处的要求,经过数学系党支部和 “石榴籽”工作室商讨,确定把与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作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合格党员、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党支部主题活动,党支部发出号召后,李兴华老师积极参加“我在理工有个家”——与少数民族学生认亲结对仪式。在认亲结对仪式上,李兴华和卓玛、曲珍两位同学结了对子。李老师认为教师为学生做一点事情是应该的,每一名学生都是好学生,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也感染和感动着教师,在帮助学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在成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少数民族学生生活淳朴、能歌善舞,是校园内的一道靓丽风景。她鼓励学生们在学习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同时为学生赠送了学习用品,结对学生们为她敬献了洁白的哈达并合影留念,一张张带着灿烂笑容的“全家福”将认亲这美好一刻定格在画面里,定格在了师生的心里。
开展“我在理工有个家”,与少数民族学生认亲结对仪式
参会学生很受感动,纷纷表示:“来到学校感到很幸福,因为老师就像父母一样真心关怀学生,党员教师的担当与情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发展做贡献,更好地改变家乡面貌”。学生对学习有了新认识、对生活有了新希望,更加有信心、有决心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多学本领。
人间大爱 帮扶无阻
李兴华老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一直进行着,自2020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停课不停学,宣传正能量,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疫情防控期间,李兴华老师仍然坚持线上辅导,这一做法使受教的民族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坚持线上为学生做辅导的同时,她也积极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上、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疫情防控期间不能返校的少数民族学生送去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2020年6月20日,因为疫情原因,2016级的学生们不能返校,李兴华老师和罗来珍书记给孩子们过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端午节。她们作为打包毕业季学生行李的志愿者,随行李给孩子们邮寄了“防疫香囊”和“五彩线”,送去了对学生最真挚的祝福。祝孩子们端午安康,找到一份喜爱的工作,为祖国做贡献。几天后她们收到了孩子们邮寄的贺卡和礼物--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酥油茶罐,李兴华老师把它放在办公桌上,时时刻刻能想起可爱的孩子们。
全方面 促成才 展未来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提升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全方面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2023年7月1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党支部联合理学院工科数学党支部开展了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党委学生工作部民族办全体教师、理学院教师代表以及56名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民族办教师杨琳对2022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并向理学院工科数学党支部老师们多年来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关爱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理学院工科数学党支部书记罗来珍宣布了结对帮扶师生的分组情况,她表示,教育不仅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更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老师们会用扎实的学识传递知识,用心用情把爱传递给每名帮扶学生。参会的藏族学生为结对教师敬献了洁白的哈达并合影留念。
李兴华说:“我因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受到熏陶,从而产生了入党的想法,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作为党员参加结对帮扶。从讲解问题到小组讨论,用知识把关爱传递给每名帮扶学生。看到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能切实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积极参加少数民族学生“石榴籽”工作室工作,将辅导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精准帮扶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又是课程思政的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开展对少数民族学生帮扶活动
教育的核心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帮扶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中的促进作用,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我将以饱满的状态迎接今后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辅导教学任务。”李兴华老师温柔且坚定地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