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打造具有“河软”烙印的“三全育人”实践社区

发布时间:2022-09-21 10:18:0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一线”为准则,以育人为目标的党建前沿阵地、思政教育高地、管理协同驻地、平安和谐园地、素质培养基地、服务下沉营地、文化浸润耕地。打造具有“河软”烙印的“三全育人”实践社区。

一、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育人幸福圈,实现全员育人

(一)提升学生组织育人功能。依托团学骨干中心,发挥学生会组织引领力,促进社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依托国防教育中心,打造恒志连队伍,社区融入军营红色文化,同时带动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依托社团发展中心,强化学生社团思想引领,健全育人机制,拓宽育人平台,培育文化品牌。

(二)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马学员、班、团干部等学生骨干带头作用,发挥连接学校与学生,营造学风、班风、校风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发挥学生在朋辈教育帮扶、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

(三)促进社区文化育人实效。依托社区,形成有软件特色的红色文化、志愿文化、社团文化、双创文化等品牌活动项目。挖掘社区劳动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学校风格特点的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劳动意识。

6a5ba0c348f691fcf4bd93dd8c0f466.jpg

团学骨干中心

225e023afbc3891961a044c8dbe7d16.jpg

社区建设团员意识教育展室

9dc104dfb8a00aa60f610f19b9fd48c.jpg

社区建设青年之家

二、践行一线规则,协同一心的育人共同体,实现全程育人

(一)学校党委走进社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到社区至少“面对面”接触学生1次,实现校领导走进社区,联系社区学生,将学校发展建设理念、学科优势、文化传承、育人特色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形成学校与社区协同联动的良好机制。

(二)工作部门下沉社区。学校管理干部联系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成长发展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各级党务工作队伍在学生社区中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社区管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之中,突出发挥学生党支部先锋示范作用。

(三)教师队伍入驻社区。专职辅导员队伍在学生社区设置办公场所和住宿空间,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做到全员覆盖、全时保障;选拔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优秀专任教师在学生社区担任学业导师、社团指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发展、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生涯规划、科技文化艺术熏陶等。

(四)专业力量引进社区。依托学校大学生心理育人中心,职业发展中心,整合学校心理教师专业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专业队伍,引进校外心理育人、就创业指导专业力量,为社区提供常态化心理咨询、生涯规划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五)服务队伍保障社区。依托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整合学生事务涉及部门,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培训专业队伍,提升服务质量;社区内服务人员,为学生社区提供服务保障,吸纳社区学生合理需求及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整改落实。

微信截图_20220924214201.png

专业导师指导学生

三、以党建引领为龙头,统筹协调各部门,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加强领导与统筹规划。成立“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改革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保障各部门统一思想、统筹推进。

(二)建立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健全的工作队伍、相对成熟的工作体制机制、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强化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管理监督,确保多方力量和资源在学生社区实现整合协同。

(三)加强党团组织阵地建设。推进党建、团建进社区,成立学生社区党支部、团支部,推进党团组织在学生社区全覆盖。制定完善宿舍网格化管理、党支部帮扶、结对共建、党建带团建等工作体系,建设并发挥学生社区党团思政园地、党员示范岗等平台作用,发挥基层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责任编辑:张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打造具有“河软”烙印的“三全育人”实践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