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韵”浸润社区 文化点亮青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地球模式

发布时间:2025-05-07 17:17:47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为指引,聚焦文化育人核心,通过“打造‘地韵’社区文化IP”“文化空间建设”“特色活动开展”三大举措,探索具有地学特色的学生社区文化设模式。

打造“地韵”社区文化IP,织密学科文化育人生态网

学院以专业特色为基础,将地学文化与“一站式社区”育人深度融合,持续打造知行合一的“地韵”社区文化IP。

学院设计“教授面对面”,邀请一线专家学者走入学生社区讲述地学科研故事,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生动实现文化浸染;在社区空间开展系列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同读《李庆忠传:寄情水际砂石间》等书籍,通过“地质队员日记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发产生文化共鸣;组建“向地心出发!”学生宣讲团,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学生在亲身讲述地学先辈事迹、“地球史诗”的文化实践中知行合一,织密文化浸染-情感共鸣-实践转化的地学文化育人生态网。

【地球】图1 邀请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邢军辉教授走入学生社区讲述极地科考故事.jpg

邀请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邢军辉教授走入学生社区讲述极地科考故事

让地质实体“说话”,实现文化空间“一平米育人”

结合学科育人目标,学院着眼于学生生活细微处,将地质实体的物质属性与人文精神交织,阐述地学人的审美内核。

学院选取学生社区中各类常见的“坐标石”、小摆件,以岩矿分析为切点,讲述蕴含其中的地质演变“时空记忆”,将地质实体“活化”;通过面向宿舍发放岩石手标本摆件、地学“三大件”模型,鼓励学生用“地质元素”装扮个人空间,并赋予其深刻文化内涵,进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学文化空间”,将文化之美浸润社区空间各个角落,实现文化空间“一平米育人”。

【地球】图2 罗盘指向山河,标本镌刻真理,笔记书写情怀——地学人的精神世界同样波澜壮阔.jpg

罗盘指向山河,标本镌刻真理,笔记书写情怀——地学人的精神世界同样波澜壮阔

深入开展“地球文化节”,以青春实践解码“文化基因”

学院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共享学习空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持续开展“地球文化节”系列品牌活动。

在地理模型制作大赛中,学生们选取校园内小山五子顶制作实物模型、使用ArcGIS软件描绘校园图景,用手掌“刻写山河”;在“地球微表情”摄影比赛中,学生们远眺崂山拍下山峦起伏,使用无人机俯瞰校园记录四时景象,方寸中“窥见天地”;在“脚下这片土地的秘密”科普视频比赛中,学生们与岩石“时空对话”,破译“大地密码”,借用网络触媒讲述地球演变的亿年光阴,学生们在社区中生活,更在社区中交流成长,多姿多彩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创新创造活力,更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深刻思考周边环境的过程中、在青春实践中解码地质人的“文化基因”。

【地球】图3 在“地球文化节”宣传路演中讲解“地球故事”.jpg

在“地球文化节”宣传路演中讲解“地球故事”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文化共育”理念,扎实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让学生社区成为放飞青春理想的精神沃土,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海洋人才,为海洋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劈波斩浪、筑梦深蓝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刘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通过“打造‘地韵’社区文化IP”“文化空间建设”“特色活动开展”三大举措,探索文化建设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