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文化共生、师生共创,构建“功能型”文化育人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5-04-30 21:08:41 王竞婧 刘敏

武汉工程大学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品牌共谋、队伍共建、空间共享三项重点举措,探索建立“适应-传承-拓展”的“一站式”社区文化育人新模式,促进文化与学业支持、文化与品牌建设、文化与成长护航的“融合共生”。

一、共建“梯队式”育人队伍,打造文化适应共同体

社区聚焦全周期学业支持功能发挥,畅通各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构建“梯队式”文化适应共同体。一是院士领衔,扩展“学科融合”知识体系。社区构建“新兴学科+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先后邀请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蔡恒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涂善东围绕人工智能及其对材料、化工装备领域的变革影响等主题开展“大咖讲堂”,实现专业学习的“跨界交响”。二是导师下沉,夯实“绿色化工”科普体系。社区聘请学业导师、生涯导师、德育导师等下沉一线,从绿色化工发展历程、教育强国工大何为、化工学子生涯引领三维开展“大化工+”形势政策报告、微党课、学业辅导等活动,开设“知数答理”“语你同行”“数艺超群”学业辅导学堂,帮助学子透过生涯学习将“化育天工”校园文化内化于心,学业辅导学堂全年累计参与1.1万余人次,少数民族学生帮扶成效显著;三是朋辈导学,健全“通识教育”辅导体系。社区成立由50人组成的学霸班,遴选国奖获得者、学生骨干担任朋辈导师,针对学习适应、短板课程、学业规划等问题,因人而异、按需配置,线上推出“学霸直播间”,线下实行“挂牌坐诊”,确保每周开展学业互助、就业经验分享、考研交流沙龙等活动。

“e路向前学堂”——学业指导-计算机.jpg

“e路向前学堂”——学科竞赛科普讲座

二、共谋“内涵式”思政品牌,打造文化传承共同体

社区聚焦全方位思政引领功能发挥,突出学生本色和实践特色,持续探索传统文化、校本文化、生态文化等传承弘扬的新范式。一是以文明探源为基础,提升传统文化“吸引力”。社区持续推进非遗寻访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前往贵州绥阳、湖北咸宁等地寻访非遗文化传承人,探索“非遗+科技”“非遗+文创”“非遗+宣讲”等融合路径2024年,学校百“化”林非遗工坊实践团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活动百强榜单;社区与丝竹苑、七笔书画社等文化类社团共建,创设“二十四节气体验工作坊”活动品牌,将琴棋书画花香茶等传统文化纳入社区活动,开展茶道、香道学习等非遗体验20余次,吸引超1000名师生参与。二是以数字技术为突破,提升校本文化“感染力”。社区探索数字赋能荣校教育的新路径,推出社区形象代言人“学工君”,创意开发新生入学漫画、红包封面等文创,推动社区文化IP迅速融入学生话语圈;社区用个体聚焦与群像结合的云端叙事,讲好工大故事,《“逐光”最美大学生》《“在吗,我的辅导员”》等7部原创视听作品登上学习强国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200万次。三是以青春建功为主线,提升生态文化“生命力”。以服务“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为导向,搭建以生态科考研究为特色、绿色科技探索为核心、环保知识普及为重点的生态文化传承路径,在山川河流中提升生态文化育人力,2024年,学校化“YOUNG”年华志愿服务队获评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优秀实践成果”奖项。

“感受汉字魅力,漫步历史长廊”公益讲坛.JPG

“感受汉字魅力,漫步历史长廊”公益讲坛

三、共享“体验式”集成空间,打造文化拓展共同体

社区聚焦全资源成长护航功能发挥,融入“争创一流”“自强不息”等校本文化,突出沉浸式参与、创新性融合、全方位引领,推动一站式“五育文化”创新出圈。一是思政实践深度贯通,涵育“自强”人才。社区将思政引领融入劳动实践中,通过“辅导员说党的二十大”“工匠劳模进校园”等思政宣讲,引导学生感悟劳动精神的深刻内涵;建设“千化坊”劳动实践基地,设置“种植-养育-采摘-烹饪”的递进式劳动环节,开展“导员请吃饭”“挖土、种花...解压方式真Passion!”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传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二是体美润心深度推进,激发“稳进”活力。社区打造有温度、有功能的文化“第三空间”,深化以体强心,开展心理减压广场舞、动力热身操等体育活动20余次,辅导员带头“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广场舞活动火热破圈,各级媒体平台总曝光量达4万+;依托“温心”小院,举办睡眠门诊、心灵彩绘等5类、12项分众化心理育人活动共30余次,通过心理委员技能培训、学工队伍心灵成长计划、学生骨干心理网格划分等,形成育心工作合力。2024年,我校两名学子入选《全国百名心理委员风采展》,心理情景剧《一颗卷心菜》被评为第七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百佳剧目”。三是成长资源深度共享,赋能“一流”创新。社区坚持科创导师、学生科创典型、创新创业实践进社区,常态化开展“科创达人有话说”“双创大咖面对面”等生涯经验分享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打造智慧化、信息化的一站式创新创业实训中心,邀请科创团队、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入驻,统筹整合重点科研项目、师资人力等资源,实施标志性科创赛事“揭榜挂帅”机制,遴选优势科创团队,开展有组织的创新创业备赛。

温馨小院.jpg

“温心”小院“围炉心语·手作时光”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刘敏
探索建立“适应-传承-拓展”的“一站式”社区文化育人新模式,促进文化与学业支持、文化与品牌建设、文化与成长护航的“融合共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