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东北电力大学

红能铸魂:熔铸能源报国文化内核

发布时间:2025-04-30 18:29:41 岳军 于振皓

 东北电力大学以电力报国、文化铸魂、社区共生”为核心理念,引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365能·源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果,创新打造“能动社区·绿色家园”一站式文化育人行动。该行动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深度融合能源学科特色与党建育人理念,构建了“红能铸魂、绿创赋能、社区共生(浸润”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圈,实现了党建引领有深度的育人目标

一、双链融合思政育人

1.创新党建与专业融合链

 依托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优势“红匠之家”为实践载体,系统开展“两弹一星,走进‘核’学”系列主题宣讲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协同推进“‘乡’约踏寻民团足迹,遇‘践’赓续奋斗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刻领悟到以党建来推动民族复兴是时代所需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指明方向。铸魂理论宣讲矩阵,强基青年创客工程,塑造红色文化IP集群,将工匠精神融入能源技术攻关。

微信图片_20241107223344.jpg

“两弹一星,走进‘核’学”系列主题宣讲

DSC_5537.JPG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打造“理论与青年共鸣链”

 组建“强国一代”学生宣讲团,依托“支部书记学习时间”“能源动力思政课”等创新载体,立体化实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行动,累计主题宣讲50余场,精准覆盖学生4000余人次。推动“团小组共读一本书”经典活动,构建能源学科使命与党的理论深度融合的学习型大课堂,不断推动党的理论与能源学科使命转化为青年行动纲领。

DSC09094.JPG

“强国一代”学生宣讲

mmexport1744779207208.jpg

团小组共读一本书

二、红色能量浸润矩阵

1.实体空间赋能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铸魂理论学习品牌活动为核心抓手,聚力打造先锋示范工程培育计划整合红匠之家能源文化教育基地、强国之路主题长廊等实体空间建设创新塑造红色动能+三维融合平台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将党建文化与寝室走廊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教育基地。巩固暖心驿站建设联动心灵驿站实现党建教育生活化浸润同步设置学生反馈意见箱,建立沟通桥梁,倾听学生声音,形成"实施-反馈-迭代"的良性互动。通过实体空间革新、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场景渗透三维协同,构建贯穿思想引领、实践养成、专业淬炼的立体化红色育人生态。

IMG_20241115_112620.jpg

“红匠之家”能源文化教育基地

IMG_20241115_114843.jpg

“强国之路”主题长廊

2.网格管理增效

 构建党员服务站+责任区+先锋岗三级服务体系,实现184个寝室全覆盖帮扶网络,设立100个党员挂牌寝室红色能量单元。深化调研-规划-实践-辐射四维联动机制,领导班子深入学生社区调研,制定《365一站式学生社区先锋党员实施工程方案》等制度体系,将能源文化基因植入《全面推进365一站式学生生活区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建立社区-楼栋-楼层-寝室四级网格管理模式实现文化服务零距离。

capture_20250430180116558.bmp

党员寝室颁牌

责任编辑:蒋国鑫
东北电力大学引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深度融合能源学科特色与党建育人理念,实现了党建引领有深度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