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建引领铸魂育人 星火聚力赋能成长
——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风采展示
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委统筹作用,依托“明师亮班”辅导员工作室和“星星之火”党员先锋队两大品牌,构建“党委领导、机制创新、品牌驱动、全员协同”的党建引领育人体系,打造具有外语特色的学生社区育人生态。2023年,外国语学院党总支获批校级标杆院系党建示范创建培育项目。
一、党委统筹强领导,筑牢社区育人“主阵地”(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学院党委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制定《党建引领学生社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学生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成立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整合党委、学工、教务、团委等资源,推行“月度联席会商、季度督查整改、年度考核评优”闭环管理,实现组织生活进社区、思政教育进宿舍、先锋服务进一线。
(二)深化“双导师”制度,凝聚育人合力
2024年,“明师亮班”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入驻“一站式”学生社区深入推进党团班级建设。创新实施“辅导员+党建导师”双轨指导模式,选派教师党员担任社区党建导师,每周参与社区座谈会,围绕学生思想动态、学业发展等建立“需求清单—服务清单—成效清单”台账,积极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上年度导师团队共有2名辅导员获得校级优秀辅导员称号,2名专业教师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
二、机制创新提质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一)“明师亮班”双轨驱动,夯实组织基础
“明师亮班”辅导员工作室以“亮星工程”班级量化考核为抓手,建立“五维一体”评价体系(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将党员发展质量、主题班会实效等多项指标纳入班级量化考核。近三年创建“先进班集体”15个、“红旗团支部”14个,班级平均志愿服务参与率大幅提升,其中英语2001班获评“金牌团支部”。
(二)“星星之火”四维联动,锻造先锋队伍
“星星之火”党员先锋队构建“星火学思、星火行动、星火讲堂、星火微光”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星火学思强根基,打造“微党课+红色翻译官+行走的思政课”学习矩阵。开展“课前微党课”,覆盖全院所有班级;组织学生参与团中央“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创作双语红色微视频,其中文创视频《再回延安》被团中央评为“优秀文创”。星火行动促担当,建立“校内责任区+校外实践站”双轨服务平台,校内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学风督导、安全宣讲、校园文明等主题服务,推动学院考研率再创新高;校外与华锦社区、湾郡社区结对,开展“周末课堂”“爱心助老”“文化惠民”等服务,多名学生获评优秀志愿者。星火讲堂传薪火,构建“高年级带低年级、党员带团员”全链条帮扶体系,高年级党员面向低年级开展考研、专四专八、教资、班级管理等经验分享,覆盖低年级学生100%。连续2年本科生升学率以年平均3%的增长速度提升,2025年研究生录取率更是突破10%,稳居全校第一。星火微光树标杆,实施“先锋指数”积分管理,建立“事迹展示—积分激励—榜样辐射”闭环机制。在官网开设专栏,展示党员先进事迹。学生党员罗娟扎根西部基层、学生党员汪卓越捐赠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事迹被湖北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校外媒体报道,获评校级最具影响力新闻。
(一)深耕“外语+党建”融合品牌
创新“红色翻译官”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诵读、党史故事外译等活动,举办“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二)构建“数智党建”赋能平台
开发“一站式”智慧党建系统,集成党员教育、志愿服务、意见反馈等功能模块,实现组织关系转接“指尖办”、思想动态“实时测”。建设“数字党史学习室”、“双语党建书吧”等实体空间,开展“红色剧本杀““红色情景剧”沉浸式活动。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绘制学生党员“成长画像”,为个性化培养提供数据支撑。
党建引领下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入党申请率进一步提升,党员志愿服务参与率达100%。学院与新东方、传神语联网等企业共建“党建+就业”实践基地,形成“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
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政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以“明师亮班”夯基固本,以“星星之火”聚力燎原,推动党建与育人同频共振,为培养“家国情怀深、国际视野广、专业本领强”的新时代外语人才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