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实习】与废墟为伴,做古史追光者——2022级文物全科班坡头考古队实习收获(五)
踱步于荒僻的旷野,手中的毛刷轻柔如羽,每一次拂动,都似在唤醒沉睡千年的梦;手中的小铲坚定似剑,每一次挖掘,都像是劈开了历史的混沌。残损的器皿、斑驳的四壁,考古工作者们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着每一丝细微的线索,寻觅着文明的脉络。从尘封的古墓到倾颓的城堡,从神秘的祭祀遗址到繁华已逝的市井街巷,他们的足迹如同星辰,点缀在历史的苍穹。
一、工地指导和室内整理主题讲座:受益匪浅
8月24日,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王小娟老师抵达坡头遗址考古驻地并在工地现场指导同学们以及为同学们传授考古资料室内整理的知识和宝贵经验。在工地上,王老师行走在每一个探方,认真细致地教导同学们一些专业的考古发掘技巧,从如何判断土质土色包含物的变化,到如何给灰坑找边,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严谨与耐心。同学们围在周围,认真观察与学习,不时提出疑问,老师耐心地予以解答。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传承与技术的光芒照亮了同学们对考古事业的热爱与梦想。
以基本堆积单位——灰坑为例,王老师强调了田野考古室内整理的关键。“每一层堆积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人类活动”,都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发掘与记录。由此正式引入本次讲座核心——室内整理总流程。王老师从考古室内整理资料的三大部分介绍,一是通过核实原始资料初步掌握探方和遗迹等的叠压打破关系,从而进一步理清遗迹间的系络图;二是通过整理遗物最大程度地反映器物组合和技术特征,对出土物件按规程应该进行清洗、拼对、统计、挑选标本并对其描述、绘图和摄影;三是在编写报告之际,吸取和借鉴部分文献资料,有助于基础资料的整理,也便于了解科技手段,推动自身进行工艺技术的专题研究。此外,王老师向同学们对制陶工艺进行了简单介绍。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加深了对考古室内整理资料的认识,也丰富了对田野考古发掘的理解。
二、电视台拍摄采访:与有荣焉
8月24日,运城市芮城县电视台记者来到坡头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访问。记者采访了坡头考古项目领队张光辉老师、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王小娟老师以及来自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22级文物全科实习生等。工作人员们从镜头中获取了真实的考古发掘现场日常工作视频资料,通过考古领队和各位老师初步了解到该遗址的大致发掘情况。
被拍摄采访的这份荣幸激励着我们文物全科的学生和坡头所有的考古工作者们继续坚持探寻文明的脉络,努力地还原历史真相,展示古代文明的辉煌。同时,媒体平台可以向广大群众展示考古日常工作的真实面貌,增强人们对考古发掘的探索意识,推动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
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并不是自然保留的,它们的留存依赖于博爱者的悉心呵护,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怀着同一个热忱的理想:守护正在不断消失的历史遗物,匡扶难以考究的文化传统。无数文化研究者,文物修复者,自愿行使着守护的职责,使多少想象得以成为现实,送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有幸与无数从历史的浩荡烟波中踽踽独行走到现在的绚丽瑰宝对话,循着他们的足迹,与他们用方寸手掌托起的宏大历史相遇,方才读懂史书中的壮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