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实习】不停歇的考古学习,不止步的探索精神——2022级文物全科班八里坪考古队实习收获(七)
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古学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不仅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还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文化、技术及环境变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田野考古,作为考古学的基础与核心,更是直接面对自然与历史遗留下的痕迹,通过科学的发掘、记录与分析,让沉睡千年的历史重见天日。
一、拼接时光碎片,触摸岁月的温度
在近两个月以来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室内整理工作。本周同学们学习每个单位出土陶片的分类、拼对、器型的辨认、统计和标本的挑选方法。拼对陶片这项工作极大地考验了同学们的毅力和洞察力,庞大的数量,复杂的形状,相似的颜色和纹饰,叫人眼花缭乱、望而却步。但是同学们能够耐下心来,沉着冷静,分工合作、不断重复、不断尝试,在数以千计的残缺陶片中找出匹配的部分,拼接起历史的碎片,探寻尘封已久的文化谜团。拼对陶片的工作虽然枯燥单调,但是看着越拼越大、越来越接近完整的陶片,心中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是无法言喻的。同学们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学习,尝试辨认器型,培养、提高自身的学术敏锐度。研究并不止步于碎片,同时也追求对历史文化的整体把握。严谨认真地做好对陶片的统计,为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工作打好基础,能让我们更接近真实地了解过去,坚守考古人的使命。
二、知识充电站,聆听智慧之音
8月20日上午,蒋辉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关于田野考古报告的定义、分类、内容,应该如何写出考古报告、如何写好考古报告以及如何使用考古报告。田野考古报告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最后一环、最终目的。蒋老师强调其重要性,编写田野考古报告必须遵循学术规范,选择合适的体例进行编写,内容要做到详实、客观、准确、科学。蒋老师的悉心讲授使我们能够充满信心、胸有成竹地面对将要到来的编写考古简报工作。
8月21日上午,高大伦院长到访八里坪考古驻地,深切地关怀慰问了在此参加田野考古实习的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并与同学们展开了座谈。座谈会上,高大伦院长认真听取了同学们分享的在这段时期内的实习收获与心得体会,对大家积极的学习态度、辛勤的工作予以肯定,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将这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贯彻始终,坚守考古人的使命,为考古的事业添砖加瓦。最后,同学们对高大伦院长的到访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8月24日下午,聆听了王小娟老师关于考古发掘资料的室内整理要点的线上讲座,王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核对并完善发掘记录的流程,出土遗物室内整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法,特别强调了陶片的分类、拼对与统计,阐述了标本挑选、绘图、描述的注意事项,最后讲授了考古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方法。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老师讲解的内容对未来进行室内工作大有裨益。
三、一铲一世界,揭开历史的面纱
考古刮面在田野考古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为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信息来源,还促进了考古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参与刮面,考古人员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考古技能和水平。这对于考古研究进展和个人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田野考古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刮面过程中也不例外。通过与其他队员的密切合作和沟通交流,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室外工作尾声将至,打破探方隔梁,所有同学被召集起来,通过协作完成刮面的任务。大家排成一排,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场面十分壮观,这次集体刮面也为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每一片陶片、每一块骨骼、每一种堆积,都是古人生活与智慧的见证。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考古工作,注重细节,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耐心细致的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