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下沉学生社区,探索“三导”工作模式
植物保护学院充分挖掘学院育人力量和校内外育人资源,整合领导干部力量、教师力量、思政力量下沉学生社区,构建“导学-导心-导行”三导社区育人工作模式,落实“到学生社区中去:育人队伍‘6个100’专项行动”,提升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导学”进课堂,促学风话成长
依托“高管大讲堂”“校友来了”“就业探秘行动”,每学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来院宣讲、线上访谈,介绍学术前沿、行业发展等,引导植保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社会需求,打好专业发展基础。
依托“梦想公开课”、“信仰公开课”、“青春领读荟”、“新农人访谈”、“业余生活规划大赛”,由先进班团组织、优秀毕业生、“最具影响力学子”获评学生、学生党员及骨干等典型群体,双线分享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生涯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长经历与心得,启发植保学生明晰个人路径、树立发展方向。
|
“导心”进宿舍,促交流解疑惑
深化“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学院领导干部及专业教师的力量,通过座谈会、午餐会、下午茶、交流沙龙等方式,听取学生在教育教学、办学条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直面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深化“辅导员社区工作站”、“学生会谈”等机制,学院领导、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定期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用好学生会、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定期收集学生的诉求,开展思想引领、权益维护、发展服务等工作,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深化“3·20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节”、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及心理普查等心理育人工作,对接校心理健康中心师资力量,构建学院“五级”反馈机制,用好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团务助理等群体力量,开展结对帮扶、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导行”进主场,促实践展风采
丰富校园文化,师生联动、本研协同。以学科专业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子项目、文体活动为抓手,继续推进“昆虫标本制作大赛”、“微观摄影大赛”、“科普视频制作大赛”、师生球类比赛等品牌活动,构建长效化常态化的师生文体共同体,营造良好学院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学以致用,深入农田、扎根一线。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为抓手,继续推进黄山、白马基地专业实习,保护中华虎凤蝶、大学生植物医院、农残科普等品牌实践项目,联动企业、政府、公益机构等校外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生产一线,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用专业反哺社会。
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度整合校院两级现有空间场域资源,持续推动校内外育人力量下沉一线,探索推进数字赋能社区建设,打造集党建引领、思想引导、发展指导、精准服务于一体的三全育人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