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协同育人筑基石,思政讲堂共护航

发布时间:2025-04-29 16:32:16

为凝聚多元主体协同力量,拓展“三全育人”实践场域,切实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江苏科技大学以“护航”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建设浸润式、下沉式社区讲堂,构建与第一课堂相补充、相融合的第二课堂内容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凝心铸魂,筑牢思想之基

一是开展书记讲党课。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开展“书记讲党课”系列活动,构建“三级联动”宣讲体系:由校党委统筹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带头示范,基层党支部书记结合学科特色深度参与。通过“三个结合”——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着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特色的思政金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书记讲党课

二是成立“护航”工作室。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接班人之问”为切入点,围绕“学思践悟”育人理念,系统构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通过分层实施“青马工程”理论淬炼、“骨干工作坊”能力提升、“建功在基层”实践锻炼、“行走的思政课”情境教学等特色项目,着力夯实学生思想根基。同步打造“五位护航”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职工、研究生、校友、退休教师及企业导师资源,创新开展“成长驿站”“朋辈导师计划”“企业体验营”等特色活动,实现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的精准对接,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护航”工作室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五位护航”协同育人机制

二、德才兼备,思政专业并进

一是推动教授进社区。压实二级学院育人主体责任,实施“青年人才进社区讲专业、班主任进班级讲学业”双轨机制。以社区为育人阵地,通过“课内系统认知+课外实践拓展”培养模式,面向学生差异化学业需求,提供菜单式、模块化、互动型的专业认知教育,有效破解专业学习“入门难”“方向迷”等问题。建设以来,已有100余位教授、教师深入社区,将学科动态、科研方法、职业应用等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参与学生专业认同度显著提升。


教授进社区拓展专业认知深度和广度

二是辅导员“每月一讲”。辅导员作为社区建设的一线骨干力量,常态化下沉学生社区,依托“每月一讲”品牌活动,以“讲案例、析问题、授经验”为核心形式,围绕入党启蒙教育、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调适等学生关切主题,开展精准化、互动式、接地气的成长帮扶,切实解决学生在思想成长、学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现实困惑,推动构建“思想引领+管理服务+成长护航”三位一体的社区育人体系。已覆盖500余人次,累计解决学生“简历石沉大海怎么办”“如何平衡考研与课业”等实际问题20余类。


辅导员“每月一讲”之“材”艺生涯发展工作坊

三、朋辈互助,共促成长发展

一是“肩并肩”共成长计划。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三级学业支持体系:以学业辅导与发展中心为基础平台,提供“朋辈指引+日常答疑+专项辅导”服务;选拔学生党员、骨干组建帮扶团队,建立学困生档案库,开展“1+1”精准帮扶;实施“学长领航”工程,为新生班级配备带班学长,定期举办“专业说”“竞赛说”“考研说”等主题沙龙。通过“基础帮扶-精准施策-榜样引领”的全链条机制,实现学业预警转化率85%以上,新生成长指导覆盖率100%,打造了全员参与的学业发展共同体。


“肩并肩”共成长计划之“专业说”


“学长领航”工程之“朋辈帮扶”

二是打造“有你‘材’精彩”校友育人品牌。通过“三个聚焦”深化育人成效:一是聚焦学科特色,邀请杰出校友进社区,分享行业前沿与创新实践;二是聚焦成长导航,组织“校友面对面”等主题活动,提供精准生涯指导;三是聚焦价值引领,以优秀校友成长故事诠释工匠精神,强化专业自信。活动覆盖全体在校生,形成“校友-教师-学生”互动机制,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有你‘材’精彩”校友分享活动


责任编辑:涂艺凡
江苏科技大学以“护航”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建设浸润式、下沉式社区讲堂,构建与第一课堂相补充、相融合的第二课堂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