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 |“导师开讲啦”之法律影视沙龙——”城市梦,法与情”
导师化身“法治领航员”?一站式社区变身“思想孵化场”?五育融合绽开“法治之花”?2025年3月7日,法学院“导师开讲啦”第二期,带你走进影视作品中的“法与情”。
活动开始,30名学生共同沉浸在《城市梦》的光影世界,影片以细腻写实的镜头语言,生动勾勒出城市管理与底层摊贩生活间的矛盾冲突。从王天成一家为了生计在街头艰难摆摊,到城管依规执法时双方产生的激烈碰撞,每一幕都刻画得真实可感。
观影的同时,同学们也不禁思考:当摩天大楼遇见市井小巷,城市治理的法治经纬该怎样编织?面对冰冷条文与鲜活人性,执法者如何在情理法的三角地带起舞?
进入研讨环节,同学们就老师抛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言。对于“王天成一家是否属于贫困人口”,同学们结合影片细节与生活实际各抒己见,从家庭收入、生活状况等多维度分析判定标准;谈及“如何看待摆地摊这种行为”,大家肯定其在促进就业、丰富城市烟火气方面的积极意义,也指出需在合规框架内有序进行。
在探讨“法理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时,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法律虽为刚性准则,但在实践中不能忽视情感因素,只有二者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关于“执法者如何进行有态度也有温度的执法”,大家纷纷建议执法过程中多些沟通理解,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兼顾人文关怀。对于影片带来的启发,同学们分享了从城市规划、社会包容到个人成长等多方面的感悟。
最后,法学院林乾洋老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林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与精彩发言,强调法理与情感平衡在法律实践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继续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将法律知识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为成为优秀法律人才不懈努力。
“最好的教育,是让法律的准绳丈量温度,用文化的滋养浇灌文明”。此次活动积极发挥导师的引领指导作用,用“电影+研讨”的形式,在内容的准备上充分结合“五育”,观影时的美学熏陶,研讨中的思辨淬炼,实践里的社会责任觉醒,让“五育”不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命体验。
接下来,法学院还会继续创新“导师开讲啦”系列活动,不断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到这一场场盛大而有意义的思维碰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