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打造“三微多融”示范社区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6-11 08:55:48

天津城建大学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市建设和品牌强校建设战略任务,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高质量推进示范社区建设,努力在打造红色微阵地、汇聚协同微力量、完善智慧微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构建具有天城大特色的“三微多融”示范社区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

打造“三微多融”示范社区育人新生态.jpg

   一、打造红色微阵地,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

天津城建大学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全过程,以“红色阵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一是学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校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建进社区、服务到一线”的工作路径。二是深化“校领导联系学生”制度,党委书记带头践行“一线规则”,每学期开展“校领导接待日”“书记有约”等活动,与学生“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摸清学生所思所忧所盼。三是依托红色文化遗产研究院、革命丰碑展馆等红色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学生社区“党建+网格”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党员骨干红旗班和学生社区红色精神宣讲团两大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的内生动力,设立“红旗班”党员责任区、“学雷锋”党员先锋岗,打造“红色文化长廊”“红色读书角”等特色阵地,开展“微宣讲进宿舍”“红色读书会”“党员标杆宿舍评选”“城大青年说”等活动,覆盖学生3000余人次;将雷锋精神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管理模式建设,培育出“学雷锋标兵我先行”等社区“党建+”品牌项目,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形成“处处有组织、事事见党性”的生动局面。

打造红色微阵地,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jpg

二、汇聚协同微力量,构建多元共治“同心圆”

天津城建大学以打造“品牌强校”行动——“学生社区”品牌为引领,坚持“校区即社区 社区即课堂”,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协同育人体系。一是机关管理干部和院系管理干部以联系重点宿舍、包保重点学生的方式进行包联,履行所包联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责任。二是专任教师队伍,落实《天津城建大学教职工联系学生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每名教师包联10-15名学生,深入学生社区开展日常谈心谈话、学业指导、就业帮扶、节日慰问、科研指导等工作,协助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三是辅导员队伍,成立辅导员发展中心,建成18个社区“辅导员工作站”,实现师生同住、教学相长、精准包干、高效服务,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主动做离学生最近的人。四是德育导师队伍,充分发挥离退休教育工作者的协同育人作用,紧扣党的理论教育,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同时把老干部、老同志对下一代的关怀落到实处。五是学生自治队伍,组建“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与“研究生会”“卓越研究生”“社区安全宣传先锋队”等自治组织结对共建,形成“学生事学生议、学生办”的治理模式,学生参与社区事务比例达95%,真正实现“人人都是治理主体,事事皆是育人载体”。

汇聚协同微力量,构建多元共治“同心圆”.jpg

   三、完善智慧微治理,织密精细服务“保障网”

天津城建大学以数字化改革赋能社区治理,推动构建“智慧学工”服务体系。一是搭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慧服务平台,集成床位管理、心理咨询、活动室预约等功能模块,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实现“线上申请5分钟响应、线下办理48小时闭环”。二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精细管理服务,通过分析学生日常消费、图书借阅等行为数据,精准识别学业困难、心理波动等风险点,切实消除隐患风险。三是在物理空间改造中,学校将“智慧化”理念贯穿社区建设全过程,建成“智能控电系统”“智慧安防系统”,实现过程记录、消防预警全覆盖。四是依托“超星”“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教学平台,自建在线课程3000余门次,满足学生个性化、智慧化学习需求。

完善智慧微治理,织密精细服务“保障网”.jpg

   下一步,天津城建大学将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学生社区示范建设和宣传推广,着力打造多维度有特色的“党建+”品牌活动,进一步凝聚育人合力,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慧服务提质扩容,持续为学生完善师生融通、学创融合、温馨融洽的学习生活服务圈,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柴庆凯
学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构建具有天城大特色的“三微多融”示范社区育人新生态,全面提升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成效。
本育人号是天津城建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工作自媒体宣传平台,用于全方位展示建设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典型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