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苏州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卓有成效。2022年4月,苏州科技大学将敬文书院作为学校首个学生社区试验点,依托书院制育人模式,以学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
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社区育人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学校实际,全力推进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将学生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本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阵地。牵头各职能部门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工作作为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重要议题,讨论并通过《苏州科技大学敬文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及时协调解决机制构建、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1.jpg
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积极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支部和党建活动阵地,以楼栋为单位,建立学生社区党支部、团支部等一批功能型党团组织,建设党员活动室,对党员宿舍挂牌亮像,设立楼长、层长,党员管理实现对楼宇、楼层的全覆盖。推动党团班力量下沉到宿舍“一线”,形成“党-团-班-宿”四级贯通的组织体系。推进社区内部治理,发挥强阵地、优设置、做表率、重宣传的组织育人作用。推动理论学习教育小组建设,开展集体学习、主题宣讲、读书分享会等形式的系列教育活动。重点做好入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学生社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党建带团建,打造学生社区党建前沿阵地,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米”。
2.jpg
3.jpg
条件保障,切实打造文化育人环境。加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改造,建成了社区党建阵地、“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学生自我管理平台、档案室、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楼幢党支部活动室等相关场所,提供社区便民服务。配有大讲堂、报告厅、咖啡吧、慕课教室、阅览室、自习教室、舞蹈房、健身房、LED影视屏等学习活动场地,满足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需要。充分利用橱窗、宣传栏、走廊过道、自习区域等公共区域,构建社区文化空间,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育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休闲一体的综合育人环境。
4.jpg
5.jpg
队伍入住,凝聚形成服务育人合力。学校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形成大类统筹、部门协调、分班管理、院系参与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由分管校领导带头,深入学生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聘请学校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区兼职辅导员,对学生学习生活、品德修养、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指导。聘任优秀专业教师担任学业项目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或竞赛项目,对学生的学业适应、生涯规划、实践科创等方面进行指导。实现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做到全员覆盖、全时保障。
6.jpg
7.jpg
学生参与,引导发挥朋辈育人作用。在学生社区内成立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和新闻中心四大学生组织,加强社区学生组织建设管理,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负责人,有序开展各项线上线下服务,推进各项育人计划落实落地。坚持积分奖励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区各项事务管理工作中,将学生参与社区工作表现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组建朋辈导师队伍,以积分预警机制提供管理保障,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发挥朋辈教育在理论宣传、学业指导、生活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作用。
8.jpg
积分助力,联动整合实践育人机制。开展各类通识课程、实践活动和行为考核,以积分管理形式,实现学生成长成材的过程记录、趋势预警和科学评价。通过特色“第二课堂”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行、创”的能力,依托六大特色社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报告、演讲、阅读、写作、公益、创新等实践活动,推进六大特色行动等品牌育人项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书院大讲坛精品项目,邀请名人、专家、“五老”等举办各类讲座,进行素质拓展教育活动。
9.jpg
后续,敬文书院将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和平安校园样板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