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托普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育人模式,推动内涵发展

发布时间:2023-10-26 14:10:35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2022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主张、新举措、新机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育人模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四川托普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持久不变的发展目标和轨迹。

构建“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日常思政“四维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一是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新思路,以“行走的思政课”“5分钟小课堂”“新闻播报”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二是立足专业课程,深入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育人资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守正创新;三是依托易班构筑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的网络育人阵地,将“五育教育并举”日常化,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实质性提升;四是丰富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活动,营造和谐、趣味、生动的思政育人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体系,与理论课形成合力,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实施“职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技能培养和岗位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四川托普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紧跟产业技术变化,实施“职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配套的课程体系,依循“产业群调研→岗位面向→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路线,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方向”和“基础+平台+模块+拓展”等模式,形成了“基本工作任务课程+专门化方向工作任务课程+技术性学科课程”三段式、“公共基础课+平台通识课+平台基础课+方向技能课”四段式和“模块化、层次化、递进式”实践教学等不同的课程结构。“职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满足了不同能力层级和不同梯次的人才培养需求。

 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鼓励教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确立课堂教学新理念、研制课堂导学新方案、优化课堂教学新策略、处理课堂教学新关系,打造高效课堂。如,软件技术课程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实践和教师总结”的“四阶段教学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施项目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引入,项目驱动”进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考,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从任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成果。

 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设置了跨专业交叉融合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学生可根据特长、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跨专业交叉融合课程。如,学校电商直播基地搭建的集直播电商培训、服务、运营于一体的学习、实践和创业平台,满足了爱好电商的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他们在电商直播基地学习课程合格后,即可获得学分并置换部分课程。

 推进“岗课赛证”融合。学校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以职业岗位为主导,紧贴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结构化和序列化的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系统化设计教学项目;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证书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证书考核环境融入学习环境;职业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大赛项目融入实践项目,大赛训练融入实践教学。实现了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课程模块与职业大赛的有效融合,对学生岗位技能、岗位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础之一。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打造优势专业、品牌专业、一流专业,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为中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曹莉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四川托普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育人模式,推动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