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 | 马克思主义学院午间学术沙龙顺利举办!
2024年4月11日中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了2024年春季学期第一期(总第二十四期)午间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围绕“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苗世青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路涵旭受邀进行了主题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任鹏飞老师作为会议特邀嘉宾参会。会议由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莹莹主持。
苗世青将研究视野聚焦于政府生态治理的数字化转型领域,通过分析数字技术赋能政府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四重挑战,以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对政府生态治理的赋能效应。四重挑战主要涉及:数字公共产品供给的结构性挑战、数字技术运用的创新型挑战、数字治理能力建构的规范化挑战以及数字治理模式的协同性挑战等。基于此,苗世青提出四条实践路径,即完善数字公共产品体系、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构建生态治理的新形态等,以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态治理体系,为建构生态治理新形态,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现实性的反思和理论性的借鉴。
路涵旭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着眼于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领域,为推进经济质量与效益提升相协调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首先,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路旭涵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出发,分析了诸如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不平衡问题突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失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频发等问题,指出数字经济可以凭借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独特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推进‘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指引下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反思意义。
在现场互动环节,与会同学就“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其中,硕士研究生王隆泰、苏雅朋、程子硕、赵思齐,以及本科生关云朔等五位同学,分别就阅读、写作过程中如何搜索文献并写好文献综述,如何做好跨学科研究,如何组织写作语言,以及何时需要概念界定等问题,发表观点并提出疑问,两位主讲嘉宾与任鹏飞老师分别予以解答和回应。
活动的最后,任鹏飞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与总结。
任鹏飞老师首先对两位主讲嘉宾的文章进行点评,强调要把握好文章中所使用的概念、写好文章引言、引用高质量文献的重要性;接着,分享了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把握好概念”、“如何引用文献”、“如何运用研究方法”、“如何理顺文章逻辑”,以及“如何组织语言表达”等六方面经验,最后指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