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深化红色教育实践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挖掘生动素材、创新学习形式,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坚持课内课外一体、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贯通学习“五史”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学生在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体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学校建校76周年光辉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太阳石精神”、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铸魂:精神谱系宣讲。学院创新做实“党建+学生社区”融合发展,建立党委、党支部、支委会、党小组、班级团支部、寝室的“六体”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和党委领学、党支部促学、支委会引学、党支部书记带学、个人自学、研讨互学、创新活学的“七学”党建学习机制以及“党支部+团支部+寝室”“党支部+团学联+自委会”育人新模式,积极探索“党、团、班、社区”互通与“党务、团务、班务、社务”互融的“四通四融”党建带团建育人新格局,将红色文化根植学生社区一线;线下邀请校内外名师名家针对党建骨干、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普通团员和群众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分时段立体化的红色文化主题宣讲、专题报告、系列活动近30余场,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提升育人成效;组织学院师生线上收看“东北抗联精神”“缅怀靖宇将军,传承抗联将神”思政大课、“雷锋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长征精神”等网课、专题短片,为学生讲述革命战争、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奋斗强国等伟大故事,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一步打牢学生队伍政治思想基础,激励学生切实用党的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培根:红色文化润心。学院在学生社区建设“一层一主题,一廊一文化,一墙一故事,一步一处一教育”文化长廊并开展“长廊润桃李,育人细无声”主题教育研学活动,其中设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国之星”“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等专题宣传专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真正将宿舍长廊成为学生的“学习之家”“教育之家”“活动之家”;通过参观学校校史馆、阜新市红色记忆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反腐倡廉展览馆、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三一八公园、西山水塔公园、“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档案馆、党群服务中心、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场域,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资源,学习“校史红色文化”“建党百年--探索奋进、峥嵘岁月、改革开放、谱写新篇章”“党的二十大”“观红色报馆 忆峥嵘岁月”“正风肃纪反腐”“智慧党建VR体验”“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革命红色血脉”等内容,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积蓄奋进力量,赓续爱国主义精神,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厚育人力量,增强学院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笃行:国情社情探访。学院始终坚持用“新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从“新视角”体察国情社情,做“新调研”追寻发展脉络,运用中国理论理解中国道路,用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用红色文化激发师生爱国热情,以实际行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的崇高理念。学院鼓励广大师生以暑期“三下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为契机,组建近100支党团社会实践队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等生产生活场所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形式沉浸式研学、互动式体验;学院师生通过重走长征路、追寻革命足迹、跟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考察足迹、宣传“辽宁红色‘六地’”等,重温光辉的建党历程,品味英雄模范的传奇故事,聆听峥嵘岁月里英雄前辈们的铮铮誓言,探寻历史踪迹、展望光辉未来,为国家繁荣注入青春澎湃动力。特别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师生党员近70人跨越38000公里途径16个省(直辖市)的63个城市实践研学,利用家乡丰富资源,挖掘家乡红色记忆,用视频、照片承载记忆,用文字抒发情怀,完成自己和家乡的“约定”。
弘志:强国复兴有我。学院紧密结合“3.5学雷锋纪念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开学、毕业、军训等重点教育环节,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奋斗成就梦想”“发挥志愿‘净’能量 展示支部新‘锋’采”“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革命红色血脉”“‘宿’红色经典 ‘寓’时代芳华”“十个一”党纪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开设红色堡垒微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宣讲会;集体过政治生日;开展“‘砼’铸爱国梦 共筑家乡情”“知六地 懂六地 学六地 讲六地”“红色研学之旅”等主题的实践研学;举办“品读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家书”活动;参加“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升旗仪式;组织“赓续红色血脉 勇担时代使命”红色观影活动;推出新生入学“开学第一课”与毕业生“最后一堂(党)课”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厚植爱国情、砥砺强国志、躬身报国行。
主要成效:学院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激扬出文化自信自强的强大力量,最终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学院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校先进集体、“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第一届文明单位、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集体荣誉称号;涌现出辽宁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优秀共产党员1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学生中涌现出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辽宁省华育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学生烛光志愿者服务队在第七届辽宁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获得了中国狮子联会沈阳代表处的高度认可和赞扬,荣获了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和2023-2024年度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成效卓越,1个学生团队入选“以青春之名 行文明之旅”—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团队,1个学生团队荣获2024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网络展示优秀项目奖,2个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辽宁省大学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院在学校“奋进新时代 唱响辽工程·璀璨之声”教职工歌咏比赛荣获一等奖、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有责 强国复兴有我”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同时在“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复兴重任”研究生红歌校歌传唱比赛荣获一等奖。2024年来有关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工作的活动报道、理论文章刊载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网、学习强国、东北新闻网、中红网、辽宁党建网、《阜新日报》等平台累计18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地落细,培养具有“太阳石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以及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