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五精准五赋能”构建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全链条

发布时间:2025-05-12 00:12:38

广西师范大学将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创新构建“五精准五赋能”工作机制,通过精准识别、系统赋能、资源直达、个性帮扶和协同联动,形成“需求精准识别—能力靶向提升—岗位定向输送—服务全程护航”的全链条帮扶体系,助力困难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精准“把脉问诊”,构建动态数据库

建立“三级筛查+动态跟踪”机制,通过就业意向调研、心理测评、辅导员访谈等方式,对重点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对毕业生学业摸底情况早启动,早预警,形成涵盖经济困境、学业困难、能力短板、心理状态等维度的“一生一档”数据库。近三年,学校困难毕业生群体达5441人,校领导带队深入学院开展专项调研,精准识别帮扶需求。同步开发“智慧就业”平台,实时更新帮扶进展,实现“数据多跑路、服务更精准”。

二、系统“强基赋能”,分层分类培训

“诊断”为基础,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分类培训。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制定补学计划,整合调动“专业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协同力量开展导学帮扶;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开设高数、英语等“挂科率预警课程”辅导班开展学业帮扶活动30余场,助力学生按期毕业。2024届为毕业生开展简历精准指导、就业力诊断、求职训练营、简历优化AI实验室、1对1生涯咨询等就业育人活动50多场,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满意度,累计服务超过3万多人次。实施“宏志助航计划”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培训18个场次,覆盖困难生群体900余人,通过集中培训和素质拓展训练,全面提升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资源“职达校园”,搭建信息直通平台

创新构建“政府+高校”就业服务协同机制,联合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恬园学生社区设立全区高校首个政校共建就业服务站——“职达校园”就业服务站。服务站运行以来,已成功举办重点群体毕业生精准帮扶就业双选会、行业专场招聘等活动20余场,吸引近500家优质企业入校选才,提供近3000个岗位。将就业服务下沉至学生社区,为困难生提供政策推介、就业指导、技能提升与岗位推送等“一站式”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实现“全链条、有温度、精准化”的就业帮扶。

四、个性“靶向施策”,深化结对帮扶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组建由100余名学校机关党委、就业导师、优秀校友、企业HR构成的“就业帮帮团”,按照“一生一策”原则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对困难群体毕业生每人至少开展3次谈心谈话,提供3个有效岗位。针对技能薄弱学生,实施“导师结对+模拟面试”组合帮扶;针对岗位需求紧迫学生,落实“3个优先”(岗位直推、实习优先、培训优先),帮扶满意度达90%以上。

五、协同“兜底保障”,织密联动服务网

建立“校—院—班—寝”四级联动机制,压实“党政领导包学院、辅导员包班级、党员包学生”责任,将帮扶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设立“困难生就业专项基金”,发放求职补贴,近三年来惠及8187余名学生,累计发放金额123.21万元。实行“勤工岗位+助学金”协同,为重点毕业群体设立了2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累计发放毕业年级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助学金1777.11万元,资助人数达 5441人。出台毕业生就业奖励办法,共计向400余名学生发放就业奖励,累计金额70余万元。近三年学校服务国家和地方基层455人,其中引导困难生选择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占比14.29%(65人)。

广西师范大学以“精准滴灌”破解就业难题,以“数据闭环”优化服务效能,通过“五精准五赋能”机制,学校近三年困难群体毕业生平均去向落实率达91.6%,高于全校落实率5.18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李丹 黄馨
广西师范大学构建“五精准五赋能”工作机制,通过精准识别、系统赋能、资源直达、个性帮扶和协同联动,助力困难毕业生高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