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五微”联动发力,构建大学生学风建设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6:01 李丹屏

信息工程学院结合学院学风建设现状,聚焦特殊学生群体,关注重要时段,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运用“五微”工作法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具有信息特色的优秀新工科人才。


学院制定《信息工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方案》《信息工程学院“三业”导师制管理办法》,瞄准学风建设的“四大”问题,将学风建设融入“微课堂”、“微习惯”、“微活动”、“微榜样”、“微视频”,通过“五微”工作法实现“四提高四转变四减少”的工作目标:

1、四提高(出勤率提高、抬头率提高、过关率提高、参赛率提高)

2、四转变(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他律向自律转变、分散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无目标学习向有目标学习转变)

3、四减少(熬夜上网现象减少、迟到旷课现象减少、补考重修人数减少、学生违纪人数减少)

一、“微课堂”育学风,打造思想引领新高地

学风建设的主阵地在课堂,学院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一是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如开学、毕业等,开展“信息党员说”系列“微课堂”,提升育人精准度,让课堂“小而微”,效果“大又实”。


二是将“微课堂”延伸至“E+”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导师有约”“微课堂”,围绕专业学习、生涯规划等主题与导师面对面,将学习指导做到学生“心坎里”,促进学生更加明晰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学习、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


二、“微习惯”树学风,构筑自我提升新境界

微习惯,注重在“微”字上做文章,在“习惯养成”上见成效。学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实现学生学风建设微习惯养成参与度“全覆盖”。

一是严格执行新生晚自习制度和无手机课堂制度,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三方联动,齐抓共管,一抓手机管理,让课堂“专”起来;二抓到课人数,让课堂“满”起来;三抓特色体验,让课堂“特”起来。


二是深化学习习惯与行为规范养成,学院积极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月”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最美宿舍”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院还开展“最美笔记”、“学习心得”、“学习手抄报”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出最美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学习手抄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三、“微活动”促学风,激发学习动力新引擎

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学风建设类“微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一年来,发起“微活动”约30余场,参与人次达2千余人。

一是开展专业+学风建设“微活动”,抓住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季等关键环节,上好“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认知、培养专业自信、强化专业认同。


二是组织技能竞赛+学风建设“微活动”,开展指尖比武、编程、信息安全知识等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三是参与实践+学风建设“微活动”,组织团队深入偏远山区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科技普及,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作贡献的获得感,激发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求知欲。


四、“微榜样”带学风,引领成长风向新标杆

在推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不可或缺。学院积极通过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重点宣传国家奖学金、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学生追求卓越,向先进学习。积极开展“信息榜样说”分享活动,打造升级版“学霸课堂”,选聘“微讲师”“微助教”,形成结对小组,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沉浸式”帮扶指导。


举行学风建设年度表彰大会,针对在技能大赛、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搭建各类学生典型榜样选树平台,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五、“微视频”兴学风,抢占网络思政新阵地

  学院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深入推进学风建设,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积极打造学风建设“微”阵地,注重在“微”字上做文章,从小处入手,把学风建设“落实、落细、落小”。一年来,围绕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科普宣传、身边榜样等拍摄微视频30余个,累计播放量达12000余次;微视频的制作,从编辑、拍摄到剪辑的全过程,全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作完成。通过这一体验式“微视频”创作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将实践育人与学风建设充分结合。

一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四提高四转变四减少”的具体目标,全力推进学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学习纪律明显改善

学院建立督查制度,严格规范课堂纪律,加强考风考纪宣传,对于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线上线下公示,加大惩处力度,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违章电器使用、考试作弊等现象大幅减少。

学业成绩稳步提高

学院加大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学业预警制度,针对不同年级,开展针对性指导活动,通过个性化辅导和学习帮扶,帮助学生在学习成绩和考试及格率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学生获奖数量增加

通过举办科创节、学术讲座、学科竞赛指导培训讲座,积极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同时在ICT创新班、GT工作室、e创工作室、Accepted 工作室4个专业组织的协同开展下,信息工程学院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竞赛,信息工程学院各类竞赛和创新活动中获奖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2024年学生技能竞赛、双创大赛获国赛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10余项。


责任编辑:陈翼
运用“五微”工作法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具有信息特色的优秀新工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