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怡心怡刻”心理服务进社区,护航“红心军匠”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8 15:36:17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军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打造以自主实践体验为模式、以开展心理行为训练为重点的符合军士生心理特点的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创教育教学、预防干预、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红心军匠”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育人模式,推进心理育人服务全覆盖,让学生享受最便利的心理服务。

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完善社区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设立心理咨询区、沙盘治疗区、团体心理辅导区等,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员、教官组成“一站式”学生社区常驻心理育人队伍,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加强军士生心理健康宣传与服务,做到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将心理育人工作做到学生“家门口”,把学生社区打造成了谈心、交心的温暖港湾。同时,加强与指导院校、武警部队的沟通联系,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资源,打造心理育人合作平台,逐步建立服务合作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为军士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心理咨询室1(1).jpg

心理咨询室

抓住课堂主阵地,用好教学主渠道。一是设立符合军士生心理发展规律的课程——《军人心理教育与疏导》,并加强军士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融合微课与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供新的教学理念与范式。二是根据军士生心理需求开展专题讲座,包括新训骨干心理培训、新生适应性心理、毕业生入伍前心理调适、危机心理干预、疫情期间心理调适、军士生爱情心理等专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同频共振。

22级新训骨干培训讲座1(1).jpg

22级新训骨干培训讲座

多措并举,拓宽心理咨询服务渠道。“红心军匠”社区作为心理育人的重要阵地,把心理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服务延伸到公寓,为学生提供“零距离”心理服务。一是完善个体心理咨询工作,建设“怡心怡刻”心理咨询工作室,定期对学生开展个体咨询,及时响应学生所需,做到“点对点”心理服务。二是重点打造团体心理行为训练,送心理行为训练进社区,针对不同年级军士生的心理需求开展训练,为定向军士生培养积极的心理能量,提高对今后部队生活的适应力、耐挫力和抗压能力等。通过针对个体开展的心理咨询和针对团体开展的心理行为训练,多措并举打出心理健康保卫“组合拳”。

入伍前心理团体辅导2.JPG

入伍前心理团体辅导

朋辈互助,心理活动进社区。在学生一站式社区创建中,高度重视5.25”、“12.5”心理健康主题月,强调心理服务全方位、多层次下沉社区,结合军士生心理特点与发展需求,以自主实践体验为模式,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手语操比赛、心路历程演讲比赛、心理班会、手抄报制作、心灵文案创作、摄影比赛、“悦跑悦享”等一系列活动,增强活动影响力,在军士生公寓营造浓厚的心理文化氛围,让“疗愈”不止发生在心理咨询室。

手语操比赛1(1).jpg

手语操比赛

以心暖心,构建“三位一体”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对军士生心理危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了以常态性预防、动态性预警、发展性干预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一是通过课程教学、平台宣传、活动普及、文化沁润等方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进社区;二是建立“学校、学院、辅导员、中区队、宿舍”五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组织辅导员入驻军士生公寓,关注军士生心理动向,及时谈心谈话,同时发挥中区队骨干、心理委员与小班长的积极作用,实现“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第三,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心理育人模式,在完善军士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心理老师、辅导员掌握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合力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并发动朋辈力量构建监护系统,形成“家校社”长效联动机制。

心理咨询室3(1).jpg

心理咨询室

“红心军匠”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育人的顺利开展,打通了心理育人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心理育人真正做到学生“心坎里”。




责任编辑:军士管理学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院开创教育教学、预防干预、咨询服务、实践活动、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工作格局,探索“红心军匠”一站式社区心理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