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推出“青禾种子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5-03-24 08:29:26 理学院

为培养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理学院按照本研一体化培养的新理念,立足学科专业和学情实际,大力推进本研一体化培养新模式,实行“青禾种子计划”,致力于为理学领域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深化体系改革,筑牢学风根基

640 (1).jpg

理学院紧密围绕学校本研贯通人才培养目标,2024年9月开始试行《理学院本研一体化培养导师制实施细则》,创新构建“1+1+N”导、研、本三联三动模式,实现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将思政+学科+专业深度融合,通过导师引领、研究生带动、本科生参与的方式,为2024级本科新生配备学业导师和朋辈进行导学,落实新生年本科导师全覆盖。专业导师以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对一指导;朋辈通过发挥研究生党员“头雁作用”,下沉“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发挥导学作用。同时,学院推进落实“明理善学”学风建设,以高质量学风建设为抓手,以本研朋辈互助为纽带,组织开展党团班活动、高水平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一体化教育学习活动50余次,将学风建设理念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学院积极向上、严谨笃学的学术氛围,为后续专业发展筑牢根基。

优化选拔机制,精准激发潜力

640 (2).jpg

640 (3).jpg

围绕试行阶段的成果、遇到的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理学院优化选拔机制,突出“青禾种子计划”这一具体举措,聚焦于选拔和培养具有竞赛、科研潜力的本科“种子”学生。以导师团队化方式,聚焦具体问题,开展课程学习、竞赛培训、科研实践、学术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竞赛、科研训练环境。

近日,学院组织完成“青禾种子计划”学生面试,全面启动本研一体化培育辅导机制。面试官团队由学院班子成员、资深教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他们从基础知识、外语能力、科研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了深入考察,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潜力。通过两轮次筛选面试,最终选拔2023级,2024级共计45名学生入选首批“青禾种子计划”,入选学生将细分研究领域,区别培养侧重点,分配到10位导师团队中,与研究生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在具体科研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拓宽学术视域,让科研“好苗子”尽早脱颖而出。

640 (4).jpg

作为“青禾种子计划”先试样本,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周建晨以一作发表SCI三区论文一篇,SCI二区top论文一篇(审稿中),取得较好成效,为“青禾种子计划”的全面施行坚定信心、积累经验。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举措,全面客观地评估“青禾种子计划”的实施效果,从学生学业成绩、科研能力、竞赛成果和综合素质等多维度跟踪问效,深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创新等核心问题解决,深度融合前沿知识,实施全过程追踪培育,为我校拔尖人才培养丰富案例、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昕
理学院按照本研一体化培养的新理念,立足学科专业和学情实际,大力推进本研一体化培养新模式,实行“青禾种子计划”。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