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吉林医药学院

工作案例 | “五大领航”激活“微细胞” 释放治理“大能量” ——“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领航站工作案例

发布时间:2025-03-23 19:46:42 孙毓

“五大领航”激活“微细胞”

释放治理“大能量”

一、背景

吉林医药学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纵深推进“五有五育”,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学校“二二五一一”“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工作体系的“大思政”育人优势。打造贴近学生实际,富有学校特色的“党建全覆盖、队伍全下沉、空间全场域、学生全参与、服务全过程”的“五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切实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

二、主要做法

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领航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体系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化实施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员理论教育、考评推优、活动开展、服务群众“四到社区”,把高质量党建成效向学生社区延伸拓展,实现创新理论、组织功能、党史学习、先锋模范、红色实践“五大领航”。

(一)政治领航,嵌入“引领力”

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党支部年度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计划,建立领导示范学、党员领学、结对党支部联学等长效学习机制,通过流程图与思维图导学、专家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研学等灵活多样方式,引导和激励全体党员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领悟,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常态化开展“问·学”交流机制,多维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推动深学细学、践悟笃行,让学生社区课堂“思政飘香”。

(二)组织导航,强化“凝聚力”

依据各党支部特色,打造“责任分工+功能分工+特色分工”的工作模式,实施“N+党小组”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实行“党员寝室挂牌制度”、“党员报到制度”以及“学生社区党建服务积分制”,实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发挥党支部组织力和党员辐射力,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纳入组织生活议程,建立快速反馈机制,为学生排忧解难。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在严格对标做好主题党日等活动基础上,围绕“社区微讲堂”、“社区微阅读”、“社区微志愿”等内容,联动开展党建文化活动,推动支部建设与思政社团、学科特色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一支部一品牌”。

(三)使命护航,提升“承载力”

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凝聚红色力量,开展“明理”诵读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人心。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重温红色记忆,开展“增信”研学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沁”入人心。组织学生参观省内党史教育基地,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牢记红色故事,开展“崇德”电教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映”入人心。聆听党史教育精品课程、观看红色电影,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力行”实践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人心。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构建起“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红色矩阵。

(四)榜样领航,彰显“示范力”

引导学生党员在社区建设中亮身份、争先锋,牢固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责任”的意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责任和本领,以榜样力量引领学生崇德向善、集体成才。坚持抓好学生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工作坊等,搭建共享平台、智慧平台、互助平台,通过划定党员责任区、党员宿舍挂牌等活动,补足学生社区党建“盲区”,实现学生社区模范先锋互促互提,提高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强化“党建带团建”,鼓励学生社区党团小组开展“结对共建”计划,以先进促后进,以典型带全体,构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五)教育续航,扩展“影响力”

传承红色文化,以“一栋楼、一段故事、一种精神”为脉络,讲好楼栋背后的“吉医精神”,激励学生时刻铭记“吉医人”的身份,培植标准化与特色化兼融、政治性与时代性兼备、引领力与凝聚力兼具的“红色土壤”,培育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红色种子”。组织党员开展红色地标打卡实践活动,依托省内外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寻先辈足迹,承红色基因,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党委领导”强责任、聚合力,以“支部引领”强阵地、树导向,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领航站为依托,构建了“矩阵式、全覆盖”的党建网络,持续推进“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工作片区”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富有吉医特色的党建领航育人新品牌。

(一)加强组织建设 社区育人高度不断提升

学院党委按照“高站位统筹、高效率推进、高标准管理”目标,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守正与创新”同推进、“全面与特色”相统筹,持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及时协调解决机制构建、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突出“一线导向”,构建社区“全员”育人矩阵,建立校党委副书记兼任社区兼合党委书记,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兼任社区兼合党委副书记,宣传、后勤、保卫、教务等各部门负责人兼任社区兼合党委委员的社区党建组织构架,推动各级育人力量下沉社区一线联系学生,将“全过程”价值引领融入社区育人之中。一年来,党委书记和校长先后多次视察指导学生社区工作,功能型党支部建设100%覆盖。

(二)坚持服务实践 社区育人广度不断提升

 学校党委将“三全育人”作为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四梁”,“五育并举”作为“八柱”,推进“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志愿精神+专业赋能”实践育人模式,将学生党员旗帜引领行动落细落实到学生社区,设立学生社区党员先锋岗5个,挂牌党员寝室150余个,学生党员围绕理论宣讲、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党建领航站在学生社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2024年累计组建社会实践团队50余支,带动全校千余名师生参与,谱写出反哺社会的动人旋律。

(三)着力文化构建 社区育人温度不断提升

学校党委以弘扬吉医精神为着力点,把“育新人”与“兴文化”作为并行的使命任务,有效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在塑造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涵养师生情怀中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依托党建领航站组织开展“探寻药蕴 筑梦党心”“领略文化魅力 传承中国精神”“红心传情 香囊寄意”等丰富多彩的党团文化活动,在“浸润式”的党建氛围中培养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四、下一步计划

(一)强化组织领导 以“创建”促“创新”

压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持续优化党建领航站建设,深度挖掘支部特点,进一步铸品牌、创亮点、扬自信、争一流,切实发挥好党建引领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凝聚社区发展“红色”力量。

(二)强化党建融合 以“活动”增“活力”

把“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有机融入党建领航站建设中,以志愿服务和党团活动为抓手,不断开拓党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的“链式党建+”新模式,不断激发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打造社区发展“红色”引擎。

(三)强化系统思维 以“品牌”提“品质”

坚持用党建工作筑“根”塑“魂”,将品牌塑造融入党建领航站工作体系。聚焦“五大领航”,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阵地建设,深入挖掘社区建设新亮点、新特色,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社区建设与科技元素、浸润环境、视听体验等资源进行融合,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党建“大餐”,彰显社区发展“红色”底蕴。





责任编辑:黄奕
吉林医药学院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纵深推进“五有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