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三化两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12 15:38:0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办学特点,按照一体化建设、网格化推进、数字化赋能工作思路,遵循资源力量服务下沉、构建浸润式育人场域建设理念,积极探索“三化两式”综合管理模式,统筹加快“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聚焦“一体化”建设,开拓社区育人新局面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容易出现育人组织条块分割、育人力量各自为战、育人空间拓展受限、育人场域覆盖不全等问题,学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足“一站式”学生社区,提出“一体化”建设思路,把各个部门、各种力量、各项工作统揽整合起来,搭建学生社区育人新平台。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一体化组织体系。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后勤工作、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研工部、人事处、学生处、后勤处、安稳处、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校团委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发布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部门协调会等形式,加强校级层面统筹谋划、校院两级协调联动、全校各部门协同配合,以“党政引领、两级联动、全校协同”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实现通力协作、同向同行、互通互联。

1694503429480.jpg

践行一线规则,凝聚一体化育人力量。学校坚持“配齐服务、配优资源、配强队伍”,建设下沉式学生社区。学生不出社区就可以接受到学业辅导、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全面成长服务,接触到优秀校友、行业大咖等优质成才资源,身边更是围绕着校院两级领导、学工干部、专业教师、思政课骨干、后勤管理人员等多方育人力量提升了学生在社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1694503497881.jpg

拓展育人场域,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坚持“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跟到哪里”,推进思政工作向学生社区拓展,使思政工作“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场域中接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式教育,助力学校实现由“点”到“线”向“面面”俱到发展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1694503527449.jpg

破解空间难题,贯通一体化空间建设。学校立足以生为本,将紧邻学生社区的学生发展中心和“移动学工”信息化平台纳入一体化空间建设不断拓宽育人空间场域。同时规划、建设学生理想信念育人厅、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线上“一键式”服务大厅、学生社区复用功能厅,以及“明德党团活动空间站”“启智学风建设加油站”“润心悦读心语中继站”“乐道师生共进通信站”“致雅传统文化充电站”“如归暖心服务补给站”“铸魂驻楼辅导员工作站”,以“四厅七站”推进“双线融合、空间集聚”的社区育人空间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现实需求。当前累计功能房间40余间、累计面积达数千平米。

1694503576751.jpg

二、深耕“网格化”推进,筑牢社区育人新阵地

学校以“全面覆盖、精准聚焦”的网格化思路,着重推进管理服务机制、协同育人体系和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筑牢学生社区育人新阵地,不断提升精准育人水平。

打通“两条纵线”,实现党建引领深入社区网格。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揭榜挂帅担任楼长,选聘学生骨干担任楼层长,宿舍长作为最小单元格负责人,构建起教育管理和安全稳定的社区网格。与此同时,师生混编成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组建学生社区工作组,加强校院两级党委的党建引领、学校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二级单位的建设指导,深入社区网格,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覆盖新校区4000余名学生

1694503651786.jpg

明确“一楼”,实现育人力量汇聚学生身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推动“思想领航员”“成才导航员”“朋辈助航员”安全护航员下沉式入驻社区楼宇。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驻楼辅导员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驻楼辅导员、思政课骨干在宿舍空间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两年间共有15名驻楼辅导员参与其中;通过“宿舍导师制”“导师下午茶”“双百双进”等品牌活动,专业教师、知名校友、行业大咖等齐聚学生社区,把舵导航成长成才;划分党员宿舍责任区,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朋辈教育助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累计开展思想引领、朋辈辅导、文化活动百余场次。

1694503688876.jpg

构建“培养矩阵”,实现思政工作陪伴学生成长。把握“接受-认同-实践”知行纵深规律,立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和品行养成三级维度构建“培养矩阵”,五育培养更加立体,思政工作更加精准。将社区微党课、校园健康跑、美育传统文化月、文明宿舍建设月、社区劳动实践课、学生党员骨干培训等一系列特色亮点活动对应进学生社区“培养矩阵”,以浸润式教育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进取心,在接受教育、认同理念、社会实践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成长”。

1694503989117.jpg

三、瞄准“数字化”赋能,绘就社区育人新蓝图

树立“数字化思维”,加大“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数字化投入,以“三个中心”建设赋能“数字化社区”,推动暖心服务和教育管理送到学生“手上”、送到学生面前、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在数字社区浸润畅游。

一网通办,建设好学生线上事务办理中心。打破部门主体间的行政壁垒、系统壁垒,融合跨部门业务,践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学校升级移动学工”平台,把服务送到学生“手上”,进而搭建“泛在”的育人环境,以浸润式育人场景,让学生体验更好、感受更佳。

精准育人,建设好学生大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作为支撑,深度挖掘和分析学生行为数据,如“一卡通”数据、健康跑数据、第二课堂数据、学生上网数据、成绩数据等,为学生群体和个体“精准画像”,通过数据可视化及综合预警等功能,提前感知学生需求,把下沉式服务和浸润式教育管理直接送到学生面前,主动提供个性化定制菜单。

1694504045211.jpg

优化平台,建设好学生资讯互动中心。学校发挥线上平台优势,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利用“BISTU勤信学工”“勤信青年”、短视频账号、网站等数字阵地主动设置热点话题、发布权威信息、开展情感沟通。同时,打造“师生诉求响应平台”“学生信息反馈收集平台”等“未诉先办”机制渠道,将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让身边的服务和教育管理更具亲和力,让数字有温度、思政有态度、教育有广度、成长有力度学生拨打12345数量逐步减少。

1694504075099.jpg



责任编辑:张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结合学校实际和办学特点,按照一体化建设、网格化推进、数字化赋能工作思路,遵循资源力量服务下沉、构建浸润式育人场域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