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工坊“治愈”青春,心理健康教育“玩出新花样”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成长挑战,5月14日上午,郑州科技学院2025年“5·25”心理健康宣传月开幕式在南苑运动场正式启动,活动以“培育积极心态 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助力青年学子在挑战中培育积极心态、筑牢心理韧性。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宋志豪,宣传部部长岳朝杰,学工部部长王世军,校团委书记房国新、学生社区主任孔繁财,校团委副书记刘培林等共同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宋志豪发表开幕致辞。他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呼吁全体师生以积极心态应对成长挑战,希望通过多元化活动帮助学生筑牢心理防线,以阳光心态拥抱学业与生活。
王世军宣读了2025年心理健康宣传月的具体工作安排。他介绍了贯穿全月的系列活动,明确活动目标与实施路径,旨在通过知识普及、实践体验与互动参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与抗压水平。
在全场师生的共同见证下,与会校领导共同启动心理健康月开幕仪式,并参观学生社区、各二级学院心理风采展。
“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二届“悦心坊”心灵集市在南苑运动场“以劳健心”实践区热力开启。通过六大创意手工工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艺术疗愈有机融合,吸引郑科师生沉浸式参与,在指尖创作与心灵对话中探索压力调适之道,感受自我赋能的成长力量,现场洋溢着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氛围。
多元体验:指尖艺术释放情绪压力
在“创意捏捏乐减压工坊”中,同学们用彩色粘土捏制心情图腾,通过揉捏动作释放学业压力;“干花团扇DIY创作”区域飘散着淡雅花香,同学们将永生花与古典团扇结合,在非遗技艺中感受东方美学的疗愈力量。学生处宿管科科长陈梦梦表示:“手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冥想,当注意力集中于指尖创作时,焦虑情绪会自然消解。”
文化赋能:传统技艺传递心灵智慧
活动巧妙融合传统文化元素,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内涵。“簪花饰心”工坊里,学生们用芙蓉、紫薇等仿真花卉装点发饰,体验“簪花戴彩”的传统习俗;“古韵香囊”制作区弥漫着艾草清香,参与者在缝制香囊过程中学习中医药养生智慧。经济学专业李同学感叹:“没想到传统文化中蕴藏这么多心理调适的密码,缝香囊时心真的静下来了。”
创意表达:艺术创作成为情绪出口
在“手绘帆布包”和“马赛克艺术”工坊,抽象线条与斑斓色块化作情感载体。指导老师引导同学们用色彩表达内心状态,一幅幅充满张力的作品在帆布上诞生。马赛克拼接区更出现集体创作的长卷,不同院系学生用碎片瓷片拼出“心灵树”图案,象征个体差异与集体共融。孔繁财强调:“艺术创作没有标准答案,这正是心理疗愈的核心——学会接纳不完美。”
成效显著:心理健康教育焕发新活力
此次心灵集市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非遗传统、手工创作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同学们在动手过程中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在文化浸润中积累心理调适技巧,在集体创作中感受支持性氛围。活动现场房国新对活动效果表示肯定,他向育人导师们强调:“当心理韧性培养融入可触摸、可参与的场景,教育便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内心,这正是我们期待的成长蜕变。”
此次开幕式不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集中展示,更标志着学校“大心理”育人体系的再升级。未来,郑州科技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将继续以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助力学生在青春征程中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