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无骨花灯匠心永流传,乡村共富青年在行动
寻花灯记忆 传文化古韵
皤滩古镇行
2022年7月15日至16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台州市‘电商+品牌’赋能农产品跨界升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韩玉洁老师和孙曜文老师的带领下奔赴皤滩古镇,感受花灯非遗文化传承气息。
一盏花灯,一次奇旅
寻花灯记忆
夏日灼热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是也不能阻碍实践小分队前进的步伐。踏上铺着石板路的羊肠小道,酷暑的气息隐匿在树荫里,伴着深深蝉鸣,夏日的浮躁在小镇的静谧中消散。
“仙居皤滩花灯”起源于唐朝,据当地宗氏堂薄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皤滩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当时人们把花灯称为“唐灯”,也有人叫它“神灯”。此灯造型别致,工艺独特,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更奇的是,灯身没有一根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剌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且轻巧能飞。
穿过石板小道,我们来到坐落于古镇中的花灯展馆。
展馆中,花灯形式各异,图中生肖灯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用镜面呈现的方式更是点睛之笔。一眼望去,万家灯火或许就是此番情景。
赏灯
花灯是用一种“水上漂”的绣花针刺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有“鲤鱼灯”、“跳马灯”、“龙灯”、“长旗灯”、“走马灯”等形状的。当地人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传奇故事,传说,唐开元年间。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救起,并赠他“神灯”一盏。此神灯就是这里的无骨花灯,之所以为神灯是因为它轻巧能,它带领秀才安全返家。秀才回家后,为了纪念这一奇週,按"神灯灯"的模样进行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前,人们见后都深感惊叹,赞不绝口纷纷进行仿制。从此,这盏“神灯”的制作工艺就流传在民间。此后,每逢元宵佳节,寻常百姓家门口都要点起一盏针刺无骨花灯,节日过后若有风吹雨打。花灯即废。如今,针刺无骨花灯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品。
传非遗文化
为进一步了解花灯的制作工艺,我们团队拜访了皤滩古镇的花灯非遗传承人——王汝兰老师。86岁高龄的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花灯的18道制作流程,从最初的制图到最后的装饰工序需要花费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制作时长。
王汝兰老师已从业60余年,亲传弟子二十余位, 弟子陈建伟从2006年大学毕业一直从事花灯传承,并在仙居职业中专学校开设花灯非遗专业,将花灯制作、传承下去,彰显了新时代花灯传承人的匠心精神。在这个日益浮躁的时代,花灯从历史中走来,裹挟着文化的气息,沁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在花灯中感悟历史,传承精神。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团队深入了解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以实际行动加入到非遗的制作当中。团队共学习体验了无骨花灯制作的四道工艺,以经贸校徽为型绘图,制作五角花灯灯面。胶浆调配,剪样装订,其中最难的步骤便是针刺。须得刺针齐排打孔在画面当中,保持间距相同,密集相同,针孔线条平行一致,才能实现花灯灯面的协调与美观度。团队成员依次上前体验了此道工序,但却难以把控线条针刺的流畅与笔直。王汝兰老师向我们讲解到,针刺需得握针刺笔垂直刺入,以三角针刺展开,这样既方便自我操作把握间距,又能使线条流畅统一在同一水平线当中。
助乡村文遗
习总书记在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花灯传承,青年接力。传承非遗文化,保护花灯工艺,为花灯文化注入青春气息。青年大学生应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沿非遗足迹,让文化深呼吸,使非遗零距离。 以自身力量携手共进加入到“保护非遗文化遗产”的队伍当中来。
我们是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台州“电商+品牌”赋能农产品跨界升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我们在行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