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科学助推共同富裕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科学助推共同富裕
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文件精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诸暨暑期社会实践“浙里共富”小分队在诸暨暨南街道进行科技强农的实践调查。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农业是重中之重,机械是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动力。
7月15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浙里共富”小分队在暨南街道分管农业副主任杨海浩和农办副主任芦燕的带领下,前往沿江新村水稻示范基地调研并拍摄采访,深入了解科技兴农 。
“浙里共富”小分队现场采访了浙农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良。甘总介绍了公司开展的农业相关金融保险、技术种植和无人机进行数字化虫防等服务,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加快数字赋能“三农”发展,做到节本增效、精准防控,推动了自动化防治的进程,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已是大势所趋。
随后,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张玉屏博士向实践小分队介绍,沿江新村功能区是全省稻田固碳监测点之一,其中覆膜插秧技术是一种绿色生产的固碳减排的技术方法。据了解,今年暨南街道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水稻所合作,从改善种植模式上找到水稻“提效减负”突破口,街道率先从中国水稻所引进“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一边覆膜一边插秧。该种植模式可增加稻田有效积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10%左右的产量,还可节约灌溉水、防止杂草生长,减少肥料流失及除草剂的使用,提高农业效率和效益,为水稻药肥双减和提高产品品质提供途径。
暨南街道沿余家庭农场负责人宣萍介绍,“水稻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机插种植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灌溉水、防止杂草生长、减少肥料流失,更可增加稻田有效积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大大提升种植效率和效益,使得农场早晚两季稻谷亩产超1150公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耿苗表示,接下来将把这些新型的肥料以及施肥方式、施肥机械推荐给全市的农民和种粮大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肥料的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通过调研实践,大家充分认识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应用科学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现粮食增产、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发展作贡献,营造共同富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