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构建德育、学习、发展、文化“四个共同体”,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快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重要抓手,树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理念,着力构建德育、学习、发展、文化“四个共同体”,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立志为先,筑牢德育共同体。学院坚持党建育人,引领学生立志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引导学生争做信仰坚定的“红色大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多维度“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开展“大材理论之窗”学习30余期,成立“英杰领航”青年宣讲团进公寓,设置红色读书角,让红色理论沉浸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争做科研报国的“时代大材”。以“学术领航计划”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常态化开展“大材有约”、“溯采微咖”等面对面交流活动,讲述材料学科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不断树立解决“卡脖子”技术的远大学术抱负,采编优秀教师人物、选树榜样才子共计200余人次,鼓励学生投身新时代科技强国新征程。引导学生争做模范带头的“先锋大材”。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专题部署、专班推进,将党的领导和建设贯穿建设各环节,构建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成立公寓党员先锋队,做到“亮身份”“树形象”。
二、益智为要,夯实学习共同体。学院引导学生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助力学业水平提升。以优良学风护航成长,出台教风学风互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依托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优秀学子三支学业导师队伍,深化全程导师制度,开展学业和生涯指导,以朋辈互助小组、经验分享交流、专题答疑等形式开展考前“学业提升营”、榜样材子面对面等学业辅导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配置“学海答疑”功能房、学习角,推动实现学习交流场所全覆盖,强化书香校园建设。学院本科生升学深造率连续9年超过50%,实现升学深造率和理想抱负水平双提升。以校企合作强化科创育人。校友企业专项捐建“晶通新材”科创空间,用于项目路演模拟、专家指导,将“年度课外科技竞赛进度表”上墙,指引学生参与竞赛;连续七年开展“卓越大材班”,对接企业研发项目开展课外科技创新训练。3年来,学生获“挑战杯”等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立项50余项。
三、提能为基,拓展发展共同体。学院遵循五育并举,注重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公寓文明安全月活动,邀请安全保卫部门、后勤公寓部门开展专题讲座,聘任地方公安局、消防大队等专业人士担任安全顾问,开展专题培训。深化就业育人,创新简历门诊、HR面对面等形式,开展校友思政课5期,协调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以多维育人促进全面发展。设计美育素养提升系列活动,连续七年开展“美丽神奇的微观世界”大赛。多形式开展体育和劳育,丰富公寓文化生活。向外拓展研学实践,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推进校地共建,“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探索建立实践基地十余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堪当重任。
四、育心为本,打造文化共同体。学院用心用情了解学生真需求,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践行领导“一线规则”,强化落实“三个一”联系机制,将“午餐会”“生日会”办到学生身边。辅导员100%下沉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工作,完善“楼长、层长、宿舍长”管理机制,实现社区全领域网格化治理。强化数字赋能,线下学生事务大厅和工大钉“一网通办”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相融合,建设辅导员“一站式”数字化学生管理平台,汇聚优质共享资源,提供高效业务服务,各功能空间设有数字化智能门禁、社区空间开放线上预约,引导学生灵活选择社区空间,用技术手段实现预约、授权、开关门等工作,实现智慧育人全覆盖、服务学生“零距离”。健全心理育人体系。打造“自在心谷”谈心谈话空间,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进驻开展个案帮扶、团体辅导;依托“漾·微光”学生心理服务志愿队,开展MSE心理电台23期,每学期开展公寓“悦心”心理市集,受益人群3000+。围绕思政工作和学科特色,打造“大材之家”文化,利用学生社区楼宇走廊等公共区域,建设文化长廊,以文化空间熏陶人、鼓励人和带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