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融合创新:构筑高职教育智慧社区新范式,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社区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学校紧跟“数字中国“战略步伐,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生社区将“数字赋能教育,智能重塑成长“作为发展理念,创新打造了“三全育人”智慧社区生态体系,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场景互联、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解决了传统学生社区管理服务零散、不系统的问题,开辟了数字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一、数字筑基:打造全域感知的智能基座
学生社区以“东方智慧中枢”系统为核心引擎,构建起“物联感知神经网-数据中台智慧脑-智能应用生态群”的三层治理架构。通过深度整合“爱东方”校园大数据平台,打通教务管理、学工服务、后勤保障等12个重要业务系统,形成跨部门、跨场景的治理共同体。构建的“1+1+N+X”智能中枢体系也发挥重要作用:1个数据中台实现全域数据融通,1个决策中心支撑精准研判,N个智能业务系统协同运作,X类智能终端全面感知,使终端设备数据实时汇聚,日均处理数据量超200条。构筑“数据安全立方体”防护体系,保持学生隐私数据零泄漏记录,获评国家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
为了解决学生信息分散、平台杂乱等问题,学校把学生数据、管理数据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建成了 “智慧学工社区管理” 等智慧平台。为学生从入学入住选寝到离校退宿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实现学生事务“一键办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
创新打造学生社区“三维立体数据治理模型”:在个体维度建立“一人一码”数字身份人脸认证体系,实现学生全周期成长追踪;在空间维度构建“一寝一档”精准管理模式,通过智能水电监测、安全预警等模块实现宿舍管理数字化;在楼宇维度形成“一楼一图”可视化管理系统,整合人脸识别门禁、设备运维等12类爱“生”服务。此体系支撑14余项高频服务实现“掌上办结”,管理效能提升60%,服务学生响应速度缩短至分钟级。
二、空间重构:激活社区文化的新场域
创新打造学生社区空间预约平台,集成社区会议室、笃学自习室、社区红色驿站、共享mini健身房、共享楼宇书吧、朋辈心情驿站、微创空间、职业规划导航站等特色功能房。通过数字画像系统对2.3万条学生行为数据建模分析,构建“成长预警-智能匹配-精准推送”的个性化成长方案:为技能竞赛选手匹配实训资源,为创业团队对接产业链导师进社区,为学业困难学生启动智能帮扶。2023-2024年数据显示,使用空间预约的学生综合能力达标率提升45%,空间育人效能提升67%,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服务升维:构建成长陪伴的智慧云生态
学校持续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打造“东方慧盾”网络安全体系,发挥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效能,加强运行状态监测,维护社区网络安全,提升学生安全感与幸福感。同时,强化数字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保障学生社区内“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教学、科研活动用网需求。夯实数字关键基础设施。协助建成5G校园专用网络,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各校区(学区)网络互联互通,做到“单点登录,全网贯通”,为学生提供无处不在、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服务,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
四、产教融汇:锻造数字工匠新力量
学校人工智能学院与钉钉、启疆、宜搭等平台共建“数字工匠工作站”,将真实产业项目引入社区,构建“校政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在社区内落地的“数字工匠工场”,相关专业学生数字技能匹配度提升45%。
学校将继续推进 “数字社区” 建设,打造一个能随时感知、无限连接、不断进化的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