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辩论杯|辩论正当时,“反”“正”都有理
为深入贯彻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社区育人功能,由共青团西安欧亚学院委员会主办,德鲁克&Queens'land青年社区联合承办的2024年四季欧亚之冬季文化艺术节——EU辩论杯于11月底圆满落幕,通识教育学院人文与艺术中心及大学生辩论团共同协办。
本次辩论杯创新特邀通识教育学院刘昕、孔令伊、任今晶、刘迟晓霏、何青蔚、武晓、杨璐璐、刘轩9名专业教师组建导师团队,为8个青年社区辩论队提供贯穿赛事全周期的专业指导。导师团队通过个性化辅导、策略研讨等形式深度参与各队备赛,并在赛程中特别开展培训工作坊,围绕辩论技巧提升、逻辑思维训练等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化指导,切实提升参赛学生的思辨素养与综合能力。
在历时一个月的赛事中,各参赛队伍经过初赛、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EU辩论杯在北A-222全景教室圆满落幕,为这场思想的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辩论赛主视角
第一阶段——初赛
时间:2024年11月11日-11月12日
地点:西区C座002教室
初赛共有四场,参赛选手分别以八大社区为单位组成辩论队,四场比赛分别就“面对精神内耗更需要鞭策还是接纳自己”、“网络语言是否污染了传统文化”、“极简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与人相处应该说他想听的还是说我想说的”这四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初赛的辩论赛场上,来自不同社区的优秀辩手们齐聚一堂,展开了一轮轮激烈而精彩的辩论。他们针对辩题,各执一词,辩论尖锐,逻辑清晰。最终,德鲁克青年社区、国际青年社区、Jobs青年社区和Xdea青年社区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下一轮比赛。
初赛现场
第二阶段——半决赛
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地点:北区E座107教室
通过了初赛的激烈比拼,半决赛中辩手们就“在恋爱关系中是否应该追求等价付出”“网络匿名特性是否有助于公共议题的讨论”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双方辩手互相交锋,用尖锐的言辞和严密的逻辑进行辩论,展示了他们的辩论技巧和敏捷的思维。最后,国际青年社区和德鲁克青年社区在这场比赛中胜出,进入总决赛。
半决赛现场
最后角逐——决赛
时间:2024年11月27日
地点:北区A座120教室
决赛参赛的双方为德鲁克青年社区辩论队和国际青年社区辩论队,决赛的辩题是“让,是一种美德”vs“让,不是一种美德”。辩论中正方认为:“让”彰显尊重与理解,促进社会和谐,是个人修养与社会进步的体现。反方则持相反观点:盲目退让或损害个人权益,坚持立场才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
辩论激战进行中,正方辩手以和谐为剑,认为“让”能增进人际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反方则以正义为盾,强调坚持立场,维护个人权益与社会公平。双方有理有据,各抒己见!最后正方德鲁克青年社区辩论队通过他们的默契配合,用有理有据的发言赢得了决赛的胜利。
德鲁克青年社区辩手
国际青年社区辩手
荣誉揭晓
冠军
德鲁克青年社区
亚军
国际青年社区
季军
Xdea青年社区、Jobs青年社区
辩论赛,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是一次智慧的较量。它让我们在激烈的辩论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在这里,每一个观点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听见。辩手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口才,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思想盛宴,让我们在思考中不断成长,让我们在辩论中不断进步。
这场辩论赛,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语言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它让我们明白,世界是多元的,观点是多样的,而真理往往在不断的探讨和辩论中逐渐明晰。辩论的意义,不在于分出胜负,而在于通过交流与碰撞,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共同成长。希望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同学,都能带着这份对知识的热爱,对思考的执着,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最后,期待下一次的辩论赛,能够有更多新鲜的面孔加入,让我们一起续写这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集体合照
赛后感想
在辩论赛中,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孤立的。这次辩论赛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追求胜利。
——德鲁克青年社区辩手 杨佳萌
辩论不仅仅是一场口舌之争,更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追求。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力的论据。
——国际青年社区辩手 王宇涛
这次的辩论赛令人意犹未尽。正反双方围绕辩题展开激烈交锋,逻辑缜密,论据充足。这场辩论赛中,仿佛谁都是对的,我的思维也随着他们的辩题欢悦的跳动,逻辑紧密解分析透彻,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大学的第一股知识冲击。
——观众Xdea青年社区学生 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