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汉学院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深耕法治文化沃土 培育德法兼修新人

发布时间:2025-04-29 13:06:23

金秋九月,武汉学院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基地正式落成启用,标志着法学院学生工作迈入新阶段。该基地以“服务学生成长、助力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集学习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浸润、实践创新于一体,致力于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基地自9月9日开业以来,通过明德大道摆点宣传、主题文化活动等形式,迅速成为法学院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


图片 1.png



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基地创新性地构建了“专业文化+传统文化+实践文化+数字文化”四位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基地分为一站式教育基地和学生之家两大功能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育人模式。

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基地充分发挥法学院学科优势,打造了“法治文化节”品牌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法律电影赏析等形式,将专业学习与文化熏陶有机结合。特别是每月定期举办的法律题材观影活动,精选《十二怒汉》《辩护人》等经典影片,观影后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点评,深化了同学们对法治精神的理解。

传统文化建设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基地在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法治灯谜会、宪法诵读日等,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法治教育元素。这种创新形式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是基地的一大亮点。基地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联合会,为学生提供从创意孵化到项目落地的全程支持。本学期已有多个学生项目获得基地资助,如校园法律咨询APP、模拟仲裁庭VR系统等创新项目,展现了法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

劳动文化建设同样成效显著。基地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组织法律文书整理、法治宣传进社区等特色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深化了专业认知。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基地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育人”新模式。一方面,完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场地预约、活动报名、意见反馈等功能的数字化;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创作法治主题短视频,举办“宪法宣传大赛”“法治微视频创作赛”等活动。

这些数字文化作品不仅在校内平台展示,还通过抖音、B站等社交媒体传播,扩大了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多位老师在评审过程中表示,通过这些作品看到了学生们课堂之外的才华与创意。

基地还建立了“法治文化资源库”,汇集各类法律文献、经典案例、学术讲座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传播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育人效果。


图片 2.png

在学习支持方面,基地引进优质法考、考研辅导资源,定期举办“学霸讲堂”“法考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在心理健康方面,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形式,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在专业素养方面,学生法律实务能力明显提升,在模拟法庭竞赛、法律文书写作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在综合素质方面,通过参与活动策划、组织、宣传等全过程,学生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图片 3.png


展望未来,武汉学院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基地将继续深化文化育人内涵,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计划将法治文化节升级为校级活动,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开发“法治文化研学路线”,将文化育人延伸到校外。

二是加强文化育人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干部培训体系,提升文化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建立文化育人导师库,吸纳更多专业教师参与指导。

三是推进文化育人数字化。开发“法治文化云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法治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四是深化文化育人研究。设立文化育人研究课题,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文化育人模式。

武汉学院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基地将继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让法治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绽放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方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武汉学院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以 “四位一体” 文化育人体系,融合专业、传统、创新与数字文化,培育德法兼修人才,未来将深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