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智能管理·自主服务·暖心关怀 “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育人与服务双提升

发布时间:2025-06-24 14:32:50 党委学工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纵深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聚焦学生对优质自习空间的需求推动空间场域资源整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社区公共空间,逐步完善学生社区建设保障体系,打造师生喜爱的“第三空间”作为条件保障的创新突破口,打造互学互促的学习共同体,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与服务效能的双线提升。

一、智能化设施建设:科技赋能学习空间

硬件设施高智能。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学生自习室安装智能电子锁,采用人脸识别操作方式进行权限管理。学生通过辅导员预约进行人脸识别录入,之后便可“刷脸”进入学生自习室,实现“人脸识别、限时使用”,有效避免资源占用和管理混乱。智能门禁管理平台可实时记录人员进出数据,辅导员可根据访问次数衡量学生使用自习室的效率,如使用频率过低,将进行关注并暂停学生进入资格,由其他预约学生继续使用,既保障学生使用便利,又确保空间使用效率。

智能门禁系统.jpg

智能人脸门禁系统

软件平台多灵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有+”空间自习室则采用自主线上预约的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形成“预约-签到-签退”的闭环,自习时间“学霸榜”形成监督机制。此外,系统特别设置20分钟签到缓冲期与临时离座保留功能,既保障学习资源合理流转,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数字化管理后台,可实时监控空间使用率,动态调整开放策略,真正实现“让每个学习需求都有回应”的精准服务理念。

、自主化管理机制:激发学生主体作用

自主管理不费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将学生自习室作为“学生党员责任区”,成立由学生党员组成的自习室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自习室使用公约》,落实日常卫生清扫、设备巡检、秩序维护等工作,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保障自习室有序安全运行,参与管理的学生党员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显著,真正实现“管理不费心,育人更走心”的双赢局面。

“有+”空间自习室使用情况.jpg

“有+”空间自习室使用情况

三、人性化服务设计:打造暖心学习环境

功能分区再优化。科学规划自习区域,设置独立学习区、讨论区,配备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充电插座等设施,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在自习室内设置带锁置物架,每位学生根据需要将个人物品整齐摆放在置物架上,解决考研资料存放难题,降低物品丢失风险。设置意见反馈箱和线上留言渠道,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学生诉求。

自习室内部环境1.jpg

自习室内部环境

资源共享共提高。设立图书角,回收往届考研辅导资料、专业书籍及学生笔记;搭建线上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学生共享网课视频、真题题库等学习资料,构建“线上+线下”资源服务体系。邀请学院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解决专业难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自习室建设总体成效明显。仅就“有+”空间一间自习室来说,总预约人次达840次,总预约时长达3265.5小时。同时,学生对学习环境认可度高,对自习室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稳步提升。自主管理机制和暖心服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也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空间保障。


责任编辑:李姗
将打造师生喜爱的“第三空间”作为条件保障的创新突破口,打造互学互促的学习共同体,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