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聚合力 服务下沉暖人心 专业赋能育新人—知义社区"三级联动"打造一站式育人新范式
知义社区立足“三全育人”理念,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辅导员、教师、班主任“三级联动”深度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末梢”转化为思想引领、服务保障的“前哨”,形成“党建引领+服务下沉+专业赋能”的特色育人模式。
一、党建领航聚合力
知义社区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强化党建引领,将党组织深入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学生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党建+社区”协同育人新格局。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开展党员发展对象的过程培养,针对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构建“分层培养—实践淬炼—定期考察”的管理体系。团总支推进“青年大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开展3期青马工程培训班,100余名基层团干部参与培训。组织团课宣讲10余次,专题学习200余次,主题实践10余场次,典型做法被“静海融媒”“掌上蓟州”“仁爱学工”专栏报道20余次,荣获校级“十佳党日”活动1项。
二、服务下沉暖人心
社区积极响应学校"育人阵地前移"的战略部署,构建辅导员"驻楼育人"新范式,推行队伍下沉常态化,通过“楼长、层长、宿舍长”三级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全覆盖,打破了社区、年级、专业界限,形成辅导员、专任教师、班主任协同联动的育人矩阵,将学生成长需求响应时效提速至“按分秒计”,提升服务响应效率。辅导员团队在社区设立值班岗,覆盖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需求。建立“一生一档”成长跟踪机制,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服务跟进在社区”。辅导员依托平台大数据动态绘制学生成长画像,打造"嵌入式陪伴+数据化诊疗帮扶"的社区育人新模式,真正实现了“问题发现在窗台边、服务跟进在楼梯间、成长发生在餐桌前”的浸润式育人新生态。
辅导员与班主任形成协同机制,通过学业指导、心理帮扶等“组合拳”提升学风建设效果。定期组织“宿舍圆桌会”,“一线陪伴”与精准指导,以“一线规则”为基础,深入学生宿舍开展谈心交流、学业帮扶等活动。结合开学安全教育、生涯规划等主题,通过“预约制”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覆盖思想动态、竞赛提升、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问题,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强化“社区领导+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信息员”的联动保障机制,落实社区书记接待日制度,精心组织师生座谈会10次,切实掌握学情教情、关注学困、改进教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严格过程监控和管理,获得校级优秀论文7人,推荐市级优秀论文1人。
三、专业赋能育新人
为引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开阔学术视野,进一步提升专业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在专业生涯方面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格局,持续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格局。依托一站式社区,整合关工委五老、班主任、辅导员、校友、行企导师等开展“桑榆讲堂”“机慧:优秀校友论坛”“惟清耕读坊”“青椒论坛”“成蹊论坛”23次。成功申报辅导员培育工作室,力求将学生的职业规划、专业学习和学业发展有机整合,通过系统性的设计引导学生认知专业,树立职业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能,实现职业梦想。持续深入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构筑起立体化成长平台。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7.03%,高质量就业率89.96%,考研率6.32%。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踏实勤勉,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具备很强的岗位胜任力。持续开展访企拓岗,深化校企合作,选派优秀学生赴华唐山辰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培训实习。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教师通过下沉式指导、资源整合与个性化赋能,构建起“社区即赛场、指导零距离”的专业竞赛培育模式。183人次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7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5项、优秀奖8项。完成2023年大创项目国家级1项、天津市级5项;2024年大创项目推荐国家级4项、天津市级2项。
辅导员、教师、班主任扎根“一站式”学生社区,以“与学生最近”的陪伴姿态、“与问题最亲”的服务意识、“与成长最紧”的育人担当,共同编织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社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