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工舍—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阶段性成果展

发布时间:2022-09-13 17:52:05

“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怎样做好大学生涯规划?”

“萌新如何参与科研竞赛?”

.......

这些问题都能在机电工程学院陪伴导师团中找到答案。

一、固基陪伴

1.png

导师: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齐菲

学生:2016级机械工程专业新疆级学生

导师说:作为精准帮扶计划中的一名导师,我认为在陪伴过程中要围绕学生实际困难精准施策。阿力木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学生,他基础较为薄弱且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因此许多学科存在困难。最初陪伴时我拿着培养手册指导他选课,在后面的学业指导中,我喜欢通过实践来加深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通过微米压入实验引导他理解力学实验的原理,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帮助他找到适合的研究方向,助力他顺利毕业。多年的陪伴让他从不适应到慢慢接受,最后以积极努力的状态去完成学业。

学生说:我在学习机械专业内容上遇到许多困难,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学院的“N+1”精准帮扶计划让我看到毕业的希望。齐菲老师定期与我交流学业,并针对不同课程给我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第一党支部张奎同学的“一对一”理论力学帮扶让我重拾信心,顺利通过于我而言最困难的课程。齐老师和张奎同学的温暖陪伴使得我敢于面对生活和学业的难题。

2.png

二、领航成长

3.png

导师:自动化系主任、教授 余雷

学生:2021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唐心诚。GPA4.0(满绩),获得2022年第十六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东赛区三等奖

导师说:自动化系将成长陪伴计划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导教师从“专业启蒙”和“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向进行陪伴指导。在“专业启蒙”方面,我整合全系教师资源开展科技前沿技术讲座,为学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做好成长护航,同时注重发布科研小任务来增强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则采用“大目标+小目标”的方式帮助新生明确生涯目标,凭借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目标”,同步安排我的研究生为本科生分解目标从而形成多个“小目标”,助力学生高质量地度过大学四年。

学生说:从大一就能拥有专属导师,还能与导师、师兄师姐们一起做科研项目,我真的太幸运了。一对一交流、集体组会、日常科研小任务都让我快速成长,在余老师的陪伴下,我明确了生涯目标、提高了学习热情、增强了科研能力,懂得了做科研要有“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定力,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重要。今年暑假,在余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首个科研作品——智能避障小车,在导师的陪伴下我对未来的科研之路充满信心。

5.png

机电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严守“三全育人”初心,依托学院特色和专业优势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在全员育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业导师的陪伴力量,致力于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目前,成长陪伴计划已覆盖2021级全体学生,由4名德政导师、87名学业导师、14名朋辈导师和329名学生组成陪伴队伍。

聚焦“陪伴指数”,汇聚“主动陪伴”动力源

一、顶层设计

学院成立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成长陪伴计划统筹工作,将陪伴计划与专业建设、教学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导师力量。

6.png

7.png

学业导师聘任仪式

8.png

德政导师聘任仪式

9.png

朋辈导师聘任仪式

二、制度保障

学院出台《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全员导师制,方案对于陪伴的模式、实施的计划、陪伴的内容、陪伴效果的考核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陪伴工作有据可循。

10.png

三、激励机制

学院每年发放《机电工程学院导师手册》,手册详细说明了本科生成长陪伴导师的工作要求及考核标准。德政导师和学业导师工作量按每生每学年10课时的标准确定,封顶为50课时。学院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本科生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并授予“优秀本科生导师”荣誉称号。

11.png

12.png

13.png

14.png

据统计,95%的学业导师定期与被指导的学生沟通交流,其中,电气专业90%的学业导师与学生交流超过4次,导师在选课、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前等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陪伴内涵”,培育“优质陪伴”新土壤

结合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成长陪伴计划相结合,依托计划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导师指导学生阅读专业著作和文献,申报各类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质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

15.png

责任编辑:苏州大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智工舍—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