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的坚守与热爱 打造育人“一线矩阵”
湖北工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体辅导员连续39年入驻学生宿舍、扎根一线,不断深化“育人永无止境,服务一站到底”服务理念,以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切实打造升级“1+3+15”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百花齐放的“一院一品、一社区一特色”的示范社区,形成了“历史传承基础好、服务管理落地实、师生共建活力强”的鲜明底色,打造了独具地方院校特色的“样板经验”。自2023年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现场推进会以来,学校相继接待430余所全国兄弟高校(含重庆市、陕西省、海南省、黑龙江省等地域高校团组)来校参观交流,为全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贡献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工大经验”。
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调研环节
一、强化党建引领,激发育人一线“动力引擎”
一是党委领航深耕社区。成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校党委部门“重心下移,资源下倾”,校领导常态化进社区开展“校领导接待日”,为学生讲党课、讲思政课,定期举办“梧桐有约”书记茶话会和校长午餐会、“河畔青听”青年座谈会等活动。中层干部全员进社区担任班导师、学业导师、成长导师、楼栋长等,主动落实“五个一工程”和“五帮五促”,全校党员干部与学生结对帮扶、真情助困,充分彰显党建引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切实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育人根基。
学校党委书记定期下沉社区举行“梧桐有约·书记茶会”
二是制度建设保障有力。学校坚持“全校行动、全员参与、大胆探索、深度实践”,探索形成社区“345建设模式”,全面畅通“一线规则”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湖北工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案》《湖北工业大学领导干部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联系学生工作实施细则》等各项制度50余项,搭建了“顶层设计—执行规范—考核激励”的全链条制度框架,心理、就业、资助、体育等育人力量争先入驻,“三全育人”氛围浓厚,社区育人从“住在学生身边”升级为“把学生装进心里”。
三是党员示范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党支部建在社区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社区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实施红色结对计划(1个发展对象结对1名同学,1名党员结对1个宿舍,1个党支部结对若干个班团组织),建设“社区党员先锋队”“党员寝室亮身份”“社区党员积分超市”的红色社区,将党员服务送到社区一线、学生身边,利用重大节点、迎新毕业等时机,不断强化党员吹哨报到机制,激活红色引擎,让社区成为党员成长的淬炼熔炉。
二、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一线"协同效应"
一是学生思政队伍全员入驻。自1986年起,学院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全体入驻学生宿舍办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这一制度传承至今39年。2008年学校管理体制创新,学生宿舍归口党委学工部管理,学生社区管理完全融入学生思政工作。坚持实行辅导员“三进”(进班级、进课堂、进宿舍)和“四个一”(每周开展一次晚点名、每日组织一次夜查宿、每周深度走访一次宿舍、每周参加一次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分3个园区选派辅导员入住学生楼栋,24小时驻守社区。打造了“思·享”“艺启彤行”“青阳E”等一批社区思政品牌,设置了一批辅导员工作室、党团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特色育人空间。至今,学校已布局建成“1+3+15”的社区育人场域,社区育人由“最后一米”向“零距离”提质。
二是教职员工分类下沉。推行专任教师联系学生班级、学生宿舍等制度,深入参与学生班团会、主题党日等学生活动;深入实施“三个导师”(班导师、学业导师、朋辈导师)制度,开展生活导师、心理导师、体育导师、科创导师、就业导师等“千名导师进社区”工程,组织“导师有约”“教授沙龙”等活动;组织时代楷模、杰出校友、企业骨干等校外导师不定期走入社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精准服务。构建本硕博分学段全面覆盖、“新老特”个性化全面帮扶的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分段覆盖育人体系,形成思政氛围浓厚、学科特色彰显、育人合力汇聚的良好态势。
创新创业导师下沉学生社区开展学科竞赛辅导
三是服务人员全时保障。宿管人员、维修人员、安保人员、医护人员等24小时在岗在线,及时处置学生社区各类突发事件,全面保障社区正常稳定运行。建立接诉即办机制,搭建“校长信箱”“24小时心理热线”“后勤服务热线”等多元学生诉求反映渠道,完善“学生反映—集中转办—限期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保障学生诉求处理机制有效运行。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服务事项200余项,建立学生宿舍服务智慧平台,实现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智能管控、宿舍物业网上一键报修,让学生办理各项业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断完善“特殊学生人群”医疗、住宿、饮食、教育等特殊公共服务,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赋能师生共建,激活育人一线"创新动能"
一是数字赋能互通畅联。学校实施F5G全光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整合学生事务管理线上平台,集成资助、心理、住宿、就业等日常事务类服务,建成“i湖工”一站式智慧平台。探索综合成长、学考分析、学情调查等发展诊断类服务,开发学生安全态势感知驾驶舱和预警平台,整合学业成绩、消费记录、宿舍门禁等行为数据,建立AI动态预警模型,建立“学业滑坡、心理危机、安全风险、就业困难”四维预警体系,打造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学生成长“画像”,推动管理服务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型,为精准帮扶提供智能化支撑。
数字可视化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二是文化浸润共创共享。秉承“共同缔造”理念,各院师生揭榜打造“光合”“拾级”“超能”等15个主题驿站,建成湖北省首个“省级示范高校征兵工作站”,充分利用学生社区公共空间,融入多元成长环境体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学生社区文化,培育集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于一体的具有学院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百花齐放的“一栋一品、一楼一景”特色楼宇与廊厅文化。坚持“好看好用”原则,打造师生喜爱的“第三空间”,营造“浸润式”社区环境,升级党团活动、谈心辅导、科创研讨、生活服务等常规共享区域,增设楼宇健身、劳动养殖、夜间自习、露天团建等青年热门空间,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想学习生活需求。
三是师生共建同向同行。搭建“活动共联”平台,推动师生、校友、家校多元共治,将团学竞赛、劳模讲堂、就业双选、厨艺比拼、美育展演等教育活动办至社区,定期开展朋辈交流会、社区家长会、校友返场会,深度挖掘朋辈互助、家校共育和社会支持。举办一站式育人故事分享会、征文大赛,开设“育人第一线”优秀事迹专栏,邀请师生开展“阅见美好”“诗情花意节”等原创特色活动,让社区成为师生交流“距离最近、感情最深”的首选之地与温馨家园。
朋辈导师在学生社区进行学业帮扶
湖北工业大学以39年的坚守与热爱,在践行“一线规则”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育人力量下沉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未来,学校将对标“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深化“育人永无止境,服务一站到底”服务理念,让教育温度直抵学生心灵,用育人实效回答好新时代教育之问,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湖工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