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劳”有所获,“寓”见成长
为全面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大力弘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风尚,5月16日-19日,我院在学生社区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3000余名师生踊跃响应、协同发力,以劳动为笔,以实践为墨,在躬身实践中诠释劳动真谛,让窗明几净的方寸之地,成为培铸工匠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的立体课堂。
一、师者如光,引领劳动航向
活动开启,各系学工负责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社区化身为“劳动导师”,将育人智慧巧妙融入实践指导中。他们细致耐心地为同学们布置任务,亲自进行劳动操作示范,不时鼓励同学积极动手尝试。在劳动过程中,与同学并肩作战,共同构建出“师生共育”的动人场景。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说教,而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了价值引领,为同学们的劳动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青春聚力,奏响劳动乐章
劳动的热潮迅速席卷整个社区。楼层长、寝室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精心绘制“劳动作战图”,把清洁任务巧妙细化为创意拼图。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为高效打扫寝室出谋划策。楼层长们在各个楼层间来回穿梭,分享自己积累的清洁小妙招,交流劳动过程中的经验,为同学们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学生们也自发组建了“窗明几净攻坚队”“空间美化创意组”等小组。扫帚与抹布的碰撞声、水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春日午后充满了蓬勃生机。原本看似繁琐复杂的劳动任务变得井然有序且充满乐趣,同学们在劳动中深刻体会到“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的工匠精神。
三、文化铸魂,传递劳动哲思
在劳动之余,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创意,让焕然一新的社区处处都流淌着文化的韵律。寝室墙面上张贴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诗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劳动场景中完美交融。盥洗室镜面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箴言,与节水贴士相互呼应,别具一格。
有的寝室用绿植精心点缀窗台,让清新的绿意扑面而来;有的寝室将照片精心布置成墙,记录下青春的美好瞬间;还有的寝室用自己的手办、手工等作品装扮写字桌。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温馨家园,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纷纷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这难忘的劳动成果。
四、心灵回响,感悟劳动真谛
3号楼519寝室长王丹表示:“寝室作为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其整洁卫生状况对大家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开展寝室清扫活动,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日常作息更加规律有序,更能增强室友间的凝聚力,让和谐友爱的氛围融入生活点滴。”
4号楼楼长杜逸谈到:“在师生协同配合下,此次寝室清扫工作得以高效推进。老师们凭借丰富经验,科学划分清洁区域、细致指导操作规范;同学们秉持分工协作原则,在互帮互助中有序完成各项任务。劳动现场既有专注认真的忙碌身影,也不乏交流协作的欢声笑语。这段经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集体智慧与团队力量不仅能显著提升劳动效率,更能在携手奋斗中凝聚起温暖人心的集体力量。”
6号楼楼长朱毅感慨地说:“此次组织工作让他对责任担当与服务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他不仅亲眼见证了公寓楼环境焕然一新,更在与同学们的密切互动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这场劳动教育实践,拂去的不只是物质空间的尘埃,更如同春风化雨,洗涤着青年心灵的蒙尘。在这里,劳动超越了简单的体力挥洒,化作综合能力的试炼场,成为团队协作的黏合剂,变身审美创造的展示窗,于劳作间绽放创意之光。愿这份以双手缔造的美好,如同一盏长明的灯塔,永远照亮上农学子们,迈向全面发展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