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党建 | 学生党员读校史(第九期)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为切实引导青年学子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设党史校史学习教育,追寻红色历史专栏——学生党员读校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国际经贸学院学生党员讲述红色校史故事。
朗读者//学生第四党支部陈骊金
立信创始人潘序伦先生是有着家国情怀的人,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利用会计专家身份与社会影响力,一直暗中积极支持党的工作,并结交了许多革命志士,全力支持他们的革命工作,章乃器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章乃器(1897年—1977年),汉族,浙江青田人,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银行家、社会活动家和收藏家,爱国民主先驱,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曾任旧中国的财政厅长和新中国的粮食部长。章乃器的一生,经历了为学、为商、为官的三种路径,也曾投笔从戎,一生笔耕不辍,诠释着一名知识分子的多样的人生选择。
30年代章乃器任浙江实业银行副经理时,创立国内首家中国人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他主张实现国家币制的统一,创议以“信用扩张”代替通货膨胀,加快资本流通,建立现代化的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1935年与宋庆龄、沈钧儒等组织救国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因此被捕入狱,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说起章乃器为会计界的贡献,要从“借贷”和“收付”之争谈起。会计是章乃器的老本行,他不仅是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董,还曾“主持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多年,百忙之中仍不废所学。”(《立信会计季刊》)章乃器曾应潘序伦邀请,于重庆立信会计学校授课讲述商业概论。
1950年1月和3月,章乃器在《大公报》上先后发表《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和《再论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的文章,引发了对会计记账方法的讨论。1951年1月,邢宗江、黄寿震在《新会计》上发表《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的文章,引发了对会计本质的讨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