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书香浸润心灵,红色铸魂育人
在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学院创新文化育人形式,于2023年10月19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北78公共空间成功举办"红色经典"社区读书分享会。此次活动是学院打造"书香社区"品牌的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一、构建"三位一体"文化育人新格局
学院立足"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建了"空间+活动+品牌"三位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北七北八书院作为重要文化阵地,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空间和常态化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读书分享会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精选《活着》《骆驼祥子》等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二、创新"沉浸式"文化育人新模式
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的读书会形式,创造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王阳子卓同学对《活着》的深刻解读,周文丽同学对《文城》的动情分享,陈曦同学对《骆驼祥子》的独到见解,都展现了同学们在阅读中获得的成长与感悟。郑闵谦和李苗老师的专业点评,更是将文学阅读提升到思想启迪的高度,实现了"读书-思考-成长"的良性循环。
1. 王阳子卓同学解析《活着》
王阳子卓分享了余华《活着》,通过徐福贵在大时代变迁中的苦难人生,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小说以平实笔触描绘了内战至文革期间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沉浮,最终仅剩老人与老牛相依为命。分享者认为,作品以个人记忆折射中国当代史,其深刻的现实感架起了文学与读者心灵的桥梁。
2. 周文丽同学探讨《文城》
周文丽推荐余华《文城》,讲述清末民初乱世中一位父亲寻妻的动人故事。她特别引用"你随口一说的文城,我一追寻便是一生"这句经典,指出小说将"情义"深刻融入人物血脉,通过平凡举动展现人性光辉,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
3. 陈曦同学介绍《骆驼祥子》
陈曦解读老舍《骆驼祥子》,重点分析了作品质朴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她特别分享了书中三句箴言:"生活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越不努力越自怜"、"经验是生活的肥料",并以罗翔名言作结,勉励大家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三、打造"书香社区"文化育人新品牌
学院以读书分享会为契机,着力打造具有信息特色的"书香社区"文化品牌。通过定期举办主题阅读活动,建立师生共读机制,培育浓厚的社区阅读文化。这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信息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的成功举办,是信息技术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学院将继续深化文化育人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社区特点的文化品牌,让书香浸润社区,让文化滋养心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