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五维融合”构筑“大思政”育人体系
四川轻化工大学
“五维融合”构筑“大思政”育人体系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学院主体”三级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功能,形成“顺应时代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突出育人成效”的长效机制。党委统揽,调动全校育人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形成“大格局”,不断提高全校思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党委统揽·铸魂育人强根基
学校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学院、各职能部门落实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学校领导带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江姐故里”“赵一曼纪念馆”等川南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育人品牌。近三年,开展各类思想引领活动8000余场,受教育学生33万余人次。
二、双课融通·建设知行合一大课堂
融合“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制度支撑,构建“理论+行业+地域”特色课程体系,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创新“行走的思政课堂”等第二课堂教育,联动社会力量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参与志愿服务,构建“理论讲授+实践体悟+价值内化”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三、数字赋能·搭建智慧思政大平台
以“四川数字思政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团队”为发展核心,围绕数字思政研究方向,聚焦“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撑高质量学科发展、建设高影响示范基地”四大目标,不断突破高校数字思政技术壁垒和发展瓶颈。“一站式”学生社区和“轻风化雨652”智慧育人平台融合发展,聚焦数字育人、精准管理和菜单服务,围绕思政领航、学业导航、成长启航、发展助航、安全护航“五航”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四、双师协同·建好德才兼备大师资
学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双向融通、多元协同的思政教育新范式,推动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以辅导员分类分级培训、思政课集体备课会、素质能力大赛为抓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综合素质能力。2名思政课教师入围2022年四川省思政教师“年度人物”评选。建设“652”辅导员名师工作室,3个工作室入选第三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联建共建”单位。承办第八届四川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3名辅导员荣获四川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涌现出2022年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黄秋霞等一批优秀辅导员。
五、突出成效·形成思政教育大格局
遵循“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的基本思路,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学校思政育人工作的各层级、各学段、各环节和各方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全校各方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力量汇聚”的一体化思政工作模式,确保育人的针对性、长效性和实效性。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大学生艺术团、迎新晚会、草地音乐节等系列美育品牌。近三年,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500余项,789名学子应征入伍,居全省本科高校首位,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杨锐、“四川大学生士兵十大典型人物”王碧源等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