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从“体系构建”到“专题学习”——学校多部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实践思考

发布时间:2025-04-15 18:42:54

【引语】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近期发布《关于全面构建高质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思政工作体系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学校各部门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系统领悟文件精神实质,结合部门职责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心得体会与工作思路。

【党委组织部部长 余勤高】

《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是推动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在学校落实落地、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的一份重要文件。组织部将坚持铸牢主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组织育人功效,强化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努力培养思想上引领、行动上引领的双引领党员,推动党建工作与大思政育人体系同频共振、同题共答。

【党委统战部部长 罗萍】

《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是提升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为做实做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三大目标”“五大体系”“十五项机制,坚持系统化思维,全面统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各环节,着力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促进了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党委统战部将结合对指导意见的学习,充分发挥统战优势,整合统战资源,创新育人载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统战力量。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庄勤早】

新学期伊始,学校下发《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深化立德树人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提升思政引领力的。要坚持理论武装,用理论回应现实关切,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文化浸润,发挥文化的价值感召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迭代升级;坚持品牌导向,培育更多大思政课项目,以数字赋能提高思政教育的话语引领力。

【党委学工部(学生处)部(处)长 马伯忠】

学习《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后,我深刻认识到学工战线必须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战略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改革攻坚任务,着力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我们将以实施3515固本铸魂思政工作体系化建设工程为依托,坚持优体系、抓队伍、夯基础、强落实、树品牌、创一流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大学工一盘棋格局建设,深化数字赋能行动,建设智慧思政平台,精准绘制学生成长画像,以数字技术增强思政工作时代性。持续推进五育融合计划,深化书院制改革,创新互嵌式成长模式,完善三全育人协同机制。通过体系重构、机制创新、载体升级、队伍打造、品牌熔铸,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注入强劲思政动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强国一代

【党委保卫部(保卫处)部(处)长 李冬祥】

立德树人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石。《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不仅为我校新时代思政工作擘画了蓝图,同时也明确指出要围绕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健全长效化组织领导、体系化宣传教育、常态化排查研判以及精准化快反处置等机制。下一步,保卫处要实现从安全守护者育人协同者角色转变,通过深化校地协同、强化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在平安校园建设中注入思政温度,解决同学们的急难盼愁,让每一位学生切实体会到幸福感,安全感!

【教务处副处长 陈雅茜】

作为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深刻认识到构建高质量学生思政工作体系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关键路径。学校以3515工程为统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动思政工作全方位融入教学全过程。

教务处将协同多部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为核心,打造1+10本科通识课程群,强化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时,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推动专业+思政融合创新,形成课堂讲授+实践体验+文化浸润的立体化育人模式。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师资培训、完善评价机制,确保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全链条中落地见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研究生院副院长 李文军】

铸牢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做好我校铸牢教育,必须加强课堂教育主渠道、提升课程水平。研究生院要进一步推进共同体学课程建设和民族学课程转型,加强引导和支持;作为研究生导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课程,造就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层次人才。

【招生就业处处长 沈剑峰】

《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全面加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系统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作为招生就业工作部门,我们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重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就业质量评价反馈,一体化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后勤保障处(校医院)书记 伍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着重强调以服务升级支撑育人效能提升。学校明确今年为教育教学质量年,并将质量后勤工程纳入年度工作要点。通过研读意见,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后勤保障工作不仅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今后的工作中,后勤党委将充分发挥质量后勤·润心育人的引领作用,通过后勤保障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将服务育人纳入后勤工作的核心理念,实现后勤服务从保基本创品牌跨越式发展,使得后勤保障工作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高质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团委书记 杨丽】

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刻把握主力军的重要定位,着力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具体来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思政实践”“实践思政团课教育三大法宝,推动共青团全面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促进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融入思政课主渠道,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认定为抓手,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

二是挺进实践思政主战场,以建设分层分类的实践育人体系为重点,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质量。

三是抓牢组织化学习主阵地,以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基本制度为依托,不断提升高校团课教育质量。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牟锐】

文件明确提出打造学工智脑平台”“AI心灵对话等创新项目,为技术驱动我校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清晰路径。信息中心将立足本职,协同学工等部门,加快推动deepseek等大模型在学生思政工作体系中的应用,探索AI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学生动态分析和网络育人能力,助力学工形成数智思政新范式,为学校锻造高质量思政引领力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武侯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蔡波】

在认真学习《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后,认为《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高屋建瓴,结合我校思政工作实际,即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聚焦三大目标,建设五大体系,打造十五项机制,有目标、有内容、有办法,绘制了大学工、大思政”“三全育人大格局;武综办一定立足本职主业,聚焦校区环境营改造、校园文化建设、平安校园创建等具体工作,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优化校区管理治理体系,形成学校、学院、师生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助力《指导意见》落地生根结硕果。

责任编辑:学生处
西南民族大学统筹开展《思政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