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到底有多方便?
一所高校的人文精神,不仅在于教学楼里的三尺讲台,或是图书馆中的万卷藏书。
宿舍区域作为学生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其中的每个设施、空间,同样透露出高校最真实的人文关怀。近日,深圳大学围绕宿舍区打造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校园焦点。
这里不仅是学生们栖息的港湾,更是学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深圳大学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学校深入探索育人的新路径,是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第一线”。
学校以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依托学生聚集区域,在学生社区打造温馨舒适的共享生活天地、创建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中心、及举办丰富多元的活动,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社区环境。
近年来,深圳大学学生宿舍区的公共空间建设犹如一场生机勃勃的春日盛会,自习室、活动室、静音舱、琴房、网络面试间、网络直播间等场所如繁花般绽放,全方位满足学生们从学习到生活各方面的多元需求。
深圳大学惟品社区自习室设在山楂树和胡杨林宿舍的出入口,学生只需捧着电脑和书本,迈出宿舍几步,便能轻松步入自习室。
“这里离宿舍特别近,太方便了!省去了往返图书馆路上的时间,学习累了还能即刻回宿舍休息,学习效率都提高了!”住在惟品社区的2023级学生朱雪涵对自习室赞不绝口。
踏入自习室,明亮的天蓝色墙面和灰色沙发围成的休憩区让人感到温馨舒适;木质地板和自然光线交织,营造出一种质朴简约却而不失高雅的氛围;会议长桌与大屏显示器旁,阳光轻轻洒落,增添了一份暖意。自习室的细节设计更是贴心,桌椅间距适宜,每张桌子都配有收纳柜,方便同学们存放随身物品。
时光社区红豆斋宿舍一楼的一角,配有三间蓝白相间的网络面试室,设计简约充满现代感。面试间内,学生正襟端坐,全神贯注于电脑屏幕之前竭力展现自我风采。紧邻面试室一旁,浅色木质的公共休息区温馨雅致,数名同学悠然落座,静待午后的面试。
在紫薇斋的一角,三座暖黄色的共享琴房静静矗立,简约而温馨,仿佛为音乐爱好者们打造的小小港湾。琴房里,音符轻盈跳跃,一位学生正专注地弹奏,指尖在琴键上舞动,谱写属于自己的旋律。
在深大,许多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热爱音乐,却常因场地和乐器的限制无法尽情施展。共享琴房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琴房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学生们可以根据开放时间自由使用。只要琴房空着,随时都能进去享受属于自己的“钢琴时光”。
2023级光电专业的谢立勋就是其中之一。拿起琴谱,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弹奏起喜爱的曲目,体验着前所未有的触感与乐趣。有的同学在琴房里上钢琴课,从《小星星》开始,像蹒跚学步般一点点进步;也有学业繁重的学生,偶尔来到这一方小天地,将自己完全交付于旋律之中,将烦恼和压力隔绝在琴房之外,让心灵在旋律中得到片刻安宁。
此外,紫罗兰区域也配备了网络面试静音舱、琴房和朗读室;青冈栎宿舍区楼下也有新变化——新增了研讨间,为学生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提供了新天地;位于文山湖社区乔苑宿舍楼旁的森林校巴花园,精心配置了等候及休闲区,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歇脚港湾和可参与、亲自然的绿色健康生活空间;在沧海社区,春笛二楼的自习室总是座无虚席,二楼的瑜伽室内也常有同学们努力伸展的身影。
学生社区的公共空间,已在无形之中融入了学子们的生活。
提及“一站式”学生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时,学生部副主任罗绍武的眼里仿佛闪着光:“社区承接了学生多样化和多功能的需求,我们希望在社区内打造一些温馨的公共生活空间,让同学在宿舍楼下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期间,深圳大学进行了一体规划与科学布局,着力打造了五个学生社区,覆盖37栋学生公寓,45000多名在校生,对学生社区的公共空间建设也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及升级。
“希望同学们在舒适的育人环境,快乐地攀登科学高峰。”罗绍武表示,学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旨在推动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努力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支持。
据了解,深圳大学已配套建设37处学生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总面积达6200㎡,具备自习、研讨、心理辅导、学业帮扶、就业指导、戏剧艺术、舞蹈瑜伽、新媒体创作等各类功能。它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了学生需求,为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温暖。
宿舍里的设施出故障了,怎么修?丽湖校区的师生常常需要送文件到粤海校区,怎样才能又方便又快捷?在校生活中有各种疑难问题,去问谁求助?深大构建的线上数智功能都能帮你解决。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成为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重要阵地。中心秉持“集中式受理、协同化办理、信息化运作”的理念,深度整合资源、简化流程,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学生部来再提老师介绍,日常有申请、预约或维修等需求时,学生在宿舍使用手机App即可“一网受理、一次办成”,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在线下,两校区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开设12个服务窗口,并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9台自助服务设备,如同忠诚的卫士,为学生提供全天候便捷服务。
同时,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对社区人员信息、设施设备、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实时精准管理,提升了社区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水平。
其中,学生活动中心坐落在粤海校区中部,辐射文山湖学生社区、沧海学生社区以及时光学生社区。“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这里问,这里也基本可以解决学生的大部分需求。”担任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助理的金融科技学院2022级学生张锐庆介绍。
2021年9月,丽湖校区综合服务大厅正式投入使用。202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付晋瑜是丽湖校区综合服务大厅的信使服务窗口的“常客”。学校的信使服务通常被同学们称为“摆渡车”,主要负责为师生提供两个校区间的物品及文件寄送服务。担任丽湖校区招生办公室学生助理的付晋瑜,常常需要借助信使服务与粤海校区传送文件与物资。“上午把文件放在1号窗口,中午就可以送达粤海校区,既方便又快捷。”付晋瑜感叹。
在线上,“丽园通”小程序成为丽湖校区学生的贴心助手。政府管理学院2023级学生贾怡茹假期留校期间遇到宿舍空调漏水的难题,她通过“丽园通”上报单,短短十几分钟后,维修师傅便火速赶到,高效解决问题。贾怡茹不禁感叹:“没想到假期期间服务也如此迅速,太给力了!”
在深圳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体系中,深大义修社凭借其专业技术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连接线上线下服务的关键一环。
自2002年成立以来,义修社始终秉持“以义为先”的宗旨,由深大学生组成,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电脑维修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科技支持,义修社早已接入深圳大学内部网,通过线上报修系统,为师生提供从常规清灰到重装系统、从硬件故障到笔记本拆解等全方位服务。师生们对义修社的评价极高。2023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周畅同学在C盘爆满时求助义修社,当天就在朋友圈称赞:“下单秒接单,义工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全程免费!”
丽湖校区义修社部长、202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班的朱雨欣在帮助一位巴基斯坦同学后,深刻体会到社团服务的意义:“将服务推广到留学生,帮助因语言障碍求助不便的国际友人,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
深圳大学义修社以其专业服务和人文关怀,成为一站式社区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荔园,学生社区正以创新的“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成为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这里不仅是生活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成长舞台。学院与社区紧密携手,围绕学习提升、思想交流、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安全保障及思政教育等议题,举办了“追光逐影”“活力时光,跑向未来”“阅己·悦心”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社区文体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为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在丽湖校区学生社区,经管法政四院携手惟品社区联袂打造的迎新晚会成为创意绽放的舞台。“社区给了我们实现创意的舞台,让我们把奇思妙想变为现实。”2022级经济学院的钟焘宇兴奋地说。这场规模空前的音乐节,以热烈的氛围吸引了众多学子驻足参与。
文山湖社区聚焦职业发展,通过系列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从岗位选择到高效筛选工具,学生们都能在“一对一”咨询中找到答案。“老师根据我的专业背景,为我指明了努力方向,”2021级传播学院的尤君悦在文山湖社区与“一站式”育人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国考填报“临门一脚”指导讲座上受益匪浅。
学习压力大?交友遇困难?时光社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手工坊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在紫薇斋106活动室,多肉植物与香薰交织,营造出温馨氛围,2024级外国语学院的马祥月说:“绿色玉露和青柠香薰成了我的解压神器。”陈秋妍同学对活动很难忘:“在这里,我不仅认识了新朋友,还通过交换作品等方式与辅导员建立了深厚联系。”活动让学生走出宿舍,在社区里建立起新连结,打开心扉尽兴交谈。
“学生对于社区的期待,已远不止于单纯的居住空间,更是交流空间、活动空间、成长空间。”学生部副主任罗绍武表示,学生社区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学习与成长舞台,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学生社区“花式整活儿”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不仅是拉近学生间距离的创新尝试,更是对思政教育的深刻拓展。
“如何让校园真正变成学生成长的大家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家的归属感,这是我们社区中心一直在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