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融合构筑学生社区育人新格局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学生社区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打造具有学校特色、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的“五位一体”学生社区坚强育人阵地。
党建引领,凝聚全员育人合力。以党建引领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常态化深入学生社区,实现全天候师生互动,回应学生诉求指导学生成长,掌握社区发展实际,支持保障学生社区建设。构建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四包”工作机制,践行“一线规则”,建立“精细化管理、多元化参与、规范化运行”工作链条,形成学生全面成长为中轴线“一纵”,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干部)、宿舍长三支队伍的“三横”,“片区-楼宇-楼层-宿舍”四级包联,服务措施云端联合线上联手“两联合”的“一纵三横四级两联合”管理模式。强化协同联动汇聚育人合力,领导、教师24小时社区轮值,开展心理帮扶、学业指导、安全检查等,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有效提升育人实效。
文化浸润,全面提升育人实效。将育人工作融于日常,真正走近学生贴近实际,做到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和老师的关心陪伴就在哪里。辅导员进驻社区办公,实行学生思想引领日常事务一人通办。选推优秀教师、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育人力量下沉一线,伸长工作“手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推进“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文化建设、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六进公寓。打造“家、德、行”公寓文化,校训之首“立德”从公寓开始,10月25日(谐音要爱我门)为日职“公寓日”,定期举办学生社区文化节,“书记下午茶”“遇见青春”等社区活动,培育“一系一品”活动品牌,搭建学生展示锻炼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建设幸福家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精细管理,促进学生行为养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形成4S(安全、整理、清洁、素养)标准,制定“6个有序,4个自觉,2个及时”考评细则,通过教师引导、模范带动、团队感召、制度激励,历时8个月建设学生宿舍全部达标,打造“卓越宿舍”带动引领周边,学生劳动意识、纪律观念明显提高,良好生活习惯逐渐养成。夯实长效机制,实行晨晚检、周二大检、联合抽查“三检一查”,创新互评互检互学检查范式,不定时、不定舍、不定人覆盖各系部各年级男女生宿舍。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宿舍“六清”、晚归不归检查,实现问题动态清零安全闭环管理。
智慧赋能,助推服务提质增效。推进“智慧公寓+”建设,自主研发公寓管理平台设置宿舍分配、检查反馈、报修维修等 15大功能模块,避免“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给”,精准开展靶向服务,重组业务流程23项,方便学生时时处处随时办理事务。每晚实行学生线上晚间考勤打卡,全体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学生归寝动态清零,实时掌握学生轨迹,落实落细安全管理。利用人脸识别和智能安防系统,实现学生进出自动识别、消防自动预警,设立师生“随手拍”,随时随地反馈问题建议做法,真正实现“系统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有效提升学生社区数字化协同管理服务效能。
优质服务,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构建“1+2+N”“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空间,打造学生社区服务大厅中心,建成包括事务办理、自助服务、休闲阅读等区域的210平服务大厅,提供学生事务、教育教学事务、党团事务、生活保障服务等36项服务事项,用最便捷的流程、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距离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推进学生社区警务室(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入驻服务中心,24小时保障社区秩序和学生安全。覆盖各系部打造学生工作驿站,建设社区导师室、辅导员室、共享空间、文化长廊等,保障师生交流和学习生活,满足学生分众化的成长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进驻学生社区,为学生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法律服务,有效解决学生困扰。坚持服务主动一步贴心靠前一些,以天天走访宿舍察实情,定期举办座谈问需求,随机开展满意度调查促工作,动态召开联席会见实效,学生幸福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