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社区 | 南通大学各“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学生集中收看学校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
3月14日下午,我校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学生工作部(处)在各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之家设置分会场,组织各社区学生代表通过易班平台线上集中收看会议。
会上,校党委书记、校长杨宇民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相关传达学习的会议精神,就全校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出部署。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原校长施卫东教授,全国人大代表、附属医院刘璠教授分别作专题辅导报告。
观看结束后,在分组讨论环节中,各社区学生代表围绕会议中关于国民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议题,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令人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对国家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未来一年的发展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将以饱满热情、昂扬斗志投身于学习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电气专业学生,我特别关注两会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和“能源绿色转型”。看完学校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我深受鼓舞。两会聚焦教育强国建设,重视科技创新,与通大培养卓越人才、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契合。未来我计划深耕新能源并网技术,希望用专业所学解决风光电消纳难题,让清洁能源真正“发得出、用得好”——这是我们电气青年对“双碳”目标最实在的回应。
——电247班学生周翔荣
作为行政专业学生,我特别关注两会提出的“数字政府建设”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这学期我自学了《政务大数据分析》课程。上周刚调研了街道办的政务流程,发现很多“一网通办”政策落地时存在信息壁垒,这让我更理解报告中“刀刃向内改革”的意义。未来我想考取基层选调生,用数字化手段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这就是我们行政学子该扛起的时代责任。
——行政232班学生薛奉天
全国两会凝聚国家发展共识,通过集中学习我受益匪浅。其中,全国两会将传染病防控列为重要议题,凸显了预防医学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核心地位。医防融合的理念表明,预防不仅是医疗的前沿,更是健康管理的基石。党和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视,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公共卫生领域的决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愿更加紧密地围绕在党中央周围,立足专业特色和青年学子本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预防231班学生徐子棉
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二学生,我深切体会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的重心与魄力。会议指出,今年将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注重安全与发展并重,实施积极政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为“十五五”开局奠基。这些政策不仅关乎国家经济,也与我们学生成长紧密相连。我备受鼓舞,决心将两会精神融入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同时,我将运用所学,关注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青春力量,让心理学在服务国家与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应用心理231班学生刘悦
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强调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交互式的传播矩阵。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我格外关注其中与新闻行业发展相关的议题。像数智赋能下,各媒体推出结合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两会报道,实现新闻的可视化与具象化,令人眼前一亮。这让我意识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对我们新闻学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采写编评基本功,还得掌握大数据、AI等新技术,提升内容创新与传播能力,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未来新闻领域站稳脚跟,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
——新闻223班学生王雨欢
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我开始关注“双碳”目标、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面的问题,也让我意识到党建引领在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作为化学专业学生,我们将结合自身发展推动化工学科发展,助力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两会强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战略为我们化学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激励我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分子232班学生赵维露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2025年两会报告后深感振奋。报告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部署,让我更清晰技术报国的使命。课堂上接触的芯片设计、算法优化等知识,正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基石。作为青年一代,未来我将以“冷板凳精神”深耕芯片与网络安全领域,将论文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土壤里,用技术创新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答卷。
—— 信221班学生薛蒙蒙
通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我深刻体会到智能医学工程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会议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民健康,这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作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我认识到要聚焦医学影像、智能诊疗等关键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推动医工融合,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我将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争做新时代智能医学工程人才,为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医学211班学生王欣怡
2025年全国两会聚焦老龄化社会下的护理议题。提出推动护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优化护理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和居家护理体系建设,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作为一名护理学专业学生,我们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夯实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同时关注护理领域的前沿技术,努力成为复合型护理人才。此外,我们要树立职业使命感,关注社会需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推动护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护理221班张曼露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校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教授、全国人大代表刘璠教授,带着沉甸甸的“通大方案”赴京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通大人”参政议政的政治担当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施卫东重点围绕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准备了30余件提案和社情民意,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的密切关注。施卫东围绕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分组讨论审议情况、委员们的主要意见建议、个人履职情况和参会感受等进行详细介绍。他希望全校师生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凝聚奋进力量,担起通大责任,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刘璠就本地异地就医医保政策一致性、长距离公共交通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和破产管理人专业化水平提升等问题提交了3份建议,件件关系民生,备受社会关注。刘璠全面详细介绍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盛况,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任务。他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自觉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以挑大梁的实际成效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