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与树共愈,校园共植——邀请您共植李树,寄存春天的独白
3月12日下午,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中心联合大学生心理协会、易班学生工作站,在李园举办“与树共愈,校园共植”以劳健心活动,邀请同学们共植李树,寄存春天的独白。
绿荫疗愈:压力消散指南
活动伊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季玲老师聚焦自然对心理的积极影响,通过分享科研实证和生活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缓解现代人心理压力的良方——“接触自然”:
自然环境能够减少皮质醇(一种与压力相关的激素)的分泌,使人更加放松和安心。
花时间在大自然中可以减少抑郁症状,提升幸福指数。阳光、清新空气和美景都能激发愉快的情绪,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睡眠模式。
自然环境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尤其对容易分心的人群(如ADHD患者)特别有益。接触自然还能激发创造力。
自然环境为社交互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减少孤独感。
心树相扶:援助常青通道
接着,季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我校多渠道的心理援助方式,鼓励同学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心理困扰,在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每个人的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学校将全力支持每一位同学健康成长,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使用这些资源,共同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
自然回声:我与绿意的私语
在季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分组进行分享,在交流时间内踊跃讲述自己与自然的故事。有的同学分享了在山林徒步时的心灵触动,有的则回忆起在海边聆听浪潮带来的内心宁静。通过故事分享,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多样性,以及自然对于不同个体的独特意义。这个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更引导学生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对自然的热爱起到了积极作用。
丝系心语:红绸寄春期
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对未来的期许或对自然的祝福写在红丝带上,随后系于李树之上。“愿生活如繁花盛开,烦恼随微风飘散”等美好的语句,让红丝带成为独特的精神寄托和艺术作品,承载着希望与憧憬。
合育新苗:协作筑绿章
老师将参与的同学们共分成4组,每组4人,分工明确,每组负责种植1棵李树,挥锹铲土、扶树正苗、培土压实、浇水灌溉,四棵李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迎风挺立,在种植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保持周边环境整洁,同时规范使用工具,确保自身安全。棵棵李树上随风飘动的红丝带,不仅是同学们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孕育李树成长的养分,此次植树活动不仅为校园增添了绿意,也让同学们在协作中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与信任。
共愈成林:春驻心与壤
春风拂绿,万物竞发。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张雪松,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顾亚梅、赵霞也来到了现场,与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志愿者们一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大地增绿,为生态添彩。大家一边挥锹铲土,一边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棵棵树苗在春风中昂然挺立,展现出勃勃生机,为李园增添了一道新的绿色风景线。
此次活动将自然、种植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不仅为校园增添绿色生机,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秉持以劳健心的理念,致力于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内在精神力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将持续深化合作,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精心策划并组织更多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契机,更是同学们的心灵盛宴,助力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成长与心灵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