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薪火,文化润心田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站式”社区打造红色通信
以“信达天下”为魂,构筑精神文化高地。思想引领铸魂。依托“青马工程”“红色通信大讲堂”等平台,将中国通信事业发展史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合。通过校史宣讲团、行业领军人物进社区,讲述从“半部电台”到5G强国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传承“战邮精神”,树立科技报国志向。院训文化浸润。将“信达天下”院训具象化为文化符号体系:设计“凝“新”聚力 向“信”而行”主题文创产品,打造“时光邮局”互动墙,开展“写给未来的自己”书信活动。在一站式社区走廊飞鸿辅导员工作室文化长廊,以展板、书刊等载体,让专业精神可见可感。网络思政创新。开发网络文化矩阵,原创《以灯传灯,心灯不灭》微视频入选教育部关工委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微视频。采用纪实手法拍摄,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邮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关工委成员、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继东发挥余热、投身科普事业的故事,生动描绘出一位老教授传承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以及如何用实际行动点燃孩子们心中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以“知行合一”为脉,打造特色活动体系。学术文化品牌化。持续学术文化节、“院士面对面”等特色项目。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与朋辈帮扶的关键作用,充分挖掘名师、大师、优师的育人资源开展竞赛讲座、院士讲坛、教授进宿舍等活动。南邮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挖掘优秀的朋辈模范学生,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引领作用,开办优秀学长、学姐经验交流分享会30余次、学霸大讲堂10余场;文体活动精品化。科创育人,贯通本研培养链条。通过学生表彰大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开展“爱心早餐”系列活动,以心暖“新”,组织飞鸿领航筑梦通信·导师面对面月月不断,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和交流平台。成立学霸工作室,通过集中授课、小班授课、小导师笔记等形式,夯实“学在南邮”内涵,提升育人实效
以“润物无声”为旨,营造环境育人生态。构建“三维一体”文化空间,让社区成为滋养心灵的育人沃土。物理空间再造,飞鸿工作室下设“东甘霖”网络思政工作室、“马兰村”红色教育工作室、“小嶝岛”数字学工工作室3个精品子工作室。各子工作室负责人由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他们带领着一支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组成的多元化团队。通过“精神引领-活动赋能-环境熏陶”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模式,一站式学生社区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激荡创新思维、涵养人文情怀的文化育人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