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 聚焦文化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积极探索,聚焦培育浓厚良好的社区特色文化,通过统筹布局文化育人体系、丰富空间文化内涵、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全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学院特色、社区特点的文化品牌,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了优质环境。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与文化育人工作,将其纳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制定涵盖思想引领、学术提升、实践锻炼等多方面的文化育人方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分工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学风建设月期间,主题设定紧密围绕时代精神与学院特色,如“忆峥嵘,赴征程”朗诵比赛以青春中国为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研”途有你,心想事“橙”考研慰问活动,为学生备考加油鼓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同时大力加强机制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积极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手段,如在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使文化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注重挖掘社区空间的文化价值,将宿舍苑区、教学楼等场所打造成文化育人的重要阵地。在樱苑宿舍苑区举行“种下绿色希望,点亮美好未来”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劳动之美,领悟劳动精神,使劳动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还在社区内设置文化宣传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术成果以及学院的文化活动风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为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寄语精神开展主题团课学习活动。各班团支部书记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寄语全文,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感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寄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举办“听党话、跟党走,绽放青春年华”主题宣讲会,邀请关工委老师主讲,为学生坚定信仰、牢记使命提供指引。在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积极举办各类学术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邀请专业老师开展数学建模指导讲座,如杨振华老师的第三届数模组队指导讲座,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举办数智挑战赛,融入学院特色,激发学生的逻辑推理与图形构想能力,促进数学与编程知识的普及。成立“数趣小组”,开展“解题互助”学习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共同探讨和解决学习难题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江苏分营活动,志愿者团队带领营员们参与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实践探索等活动,展现南邮学子的良好风貌。组织学生参加仙林街道半程马拉松志愿活动,为赛事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联合马群街道科普志愿服务队举办科学实验科普志愿活动,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此外,还组织学生前往社区开展民生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举办理学院“青春飞扬,理院和鸣”合唱比赛,七支合唱队伍用歌声展现青春梦想,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组织大一新生参加“忆峥嵘·赴征程”朗诵比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赛队伍荣获三等奖。
通过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的一系列举措,成功打造了特色文化育人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未来,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将继续深化社区建设,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涵,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