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室建设l“党建+”组织育人创新工作室:党建领航 五育融合

发布时间:2022-12-13 17:03:55
图片

一、工作室简介

2021年9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建+”组织育人创新工作室正式组建,工作室有着鲜明的红色底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构建“党建+”群团组织育人生态,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下,打造红色浸润教育、榜样示范引领、学生组织培养、社会实践参与“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二、工作室成员构架

(一)工作室主持人

唐小凤,女,中共党员,现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初级“双师型”教师,获2022年第十一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2022年学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柳州市优秀辅导员,2022年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2021年校级优秀辅导员,2020年全区“祖国伴我成长,助学筑梦成长”主题征文优秀指导老师、2020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度柳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主持申报的《以辅导员为育人主体的组织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获得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青春心向党,奋斗最美丽——大学生党员的成长与担当》获校级“第二课堂成绩单”精品课程立项,结题校级课题2项,参与课题研究6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



图片

唐小凤 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


(二)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现有主持人1人,专家顾问3人,以及工作室成员12人,工作室成员均为党员教师,来自不同学院、部门,团队职称结构合理,成员专业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与传播、企业管理、法学、艺术设计、教育学、艺术设计等,成员均扎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具有丰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图片

黎峥  通信信号学院辅导员


图片

李娜   建筑技术学院辅导员


图片

梁埔源  通信信号学院辅导员


图片

刘慧桃   通信信号学院学生科科长


图片

卢嘉伟  智能制造学院学生科科长


图片

罗嘉  城轨交通学院辅导员


图片

吕绪贵 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


图片

田芳 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


图片

王莆森 通信信号学院院办主任


图片

颜文娟  通信信号学院辅导员


图片

杨柳  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


图片

赵亚宇  学校法律顾问室干事


图片

工作室全景照片


图片

工作室一角

三、工作室建设成效

(一)基层党组织的育人育才主体责任更加凸显

工作室依托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场地选址在学生宿舍,充分发挥阵地优势,以党旗红照亮学子心。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党组织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离学生越来越近,育人育才主体责任更加凸显。

1、打造红色浸润教育,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持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打造红色浸润教育,用好学校“党员干部联系学生宿舍”机制,打造“微党课进宿舍”、“书记有约”、“青年有话”等品牌活动,送课上门,服务上门,通过开展红色书籍读书会、举办“上行舍谈”学习交流活动、在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学党史﹒正当时》党史学习专栏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打造红色浸润课堂,重温红色记忆,引导学生知党史、感党恩、立远志。

图片

党员干部联系学生宿舍文件


图片

党员教师深入宿舍开展微党课


图片

“书记有约”活动


图片

开展“青年有话”活动


图片

开展红色书籍读书会


图片

在工作室开展“上行舍谈”学习交流


图片

学党史 正当时 系列推文


图片

学党史 正当时 系列推文第1期


图片

学党史 正当时 系列推文第50期


2、学生社区依据学生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组建功能型党支部,推动社区党建由“组织覆盖”向“功能提升”深入。利用功能型党支部更加灵活便捷的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提高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通过学生社区这一载体,课内课外融通,实现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闭环”模式。

图片

辅导员l老师主持开展大学生理论学习


图片

入党积极分子清洁宿舍卫生


图片

党员教师深入新生宿舍,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二)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

1.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专项工作教导队,推动行政资源和教育力量进入社区,形成“三长六自四级联动”机制,由二级学院主要领导担任楼长,二级学院其他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担任层长,学生选出舍长,建立楼栋安全教育委员会、组织员助理团队、学生心理协会、自我管理委员会、自我学习委员会、自我劳动委员会等六支自治队伍,按照“1+1+N”的工作思路,即一名党员老师加一名党员学生指导一支自治队伍,强化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意识和能力,提高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2.大力培养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培养—实践—反思—实践”的模式,让学生队伍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同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再付诸行动,社区治理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在宿舍疫情防控工作中,学生安全教育委员会、心理委员会能够主动协助老师开展网格化排查,极大提高防控工作效率和人文关怀,为学生社区筑牢安全防线。

图片

“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育人专项教导队座谈会


图片

学生党员参加支部推优育苗大会


(三)各类群团组织育人纽带功能明显提升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依托学院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优势,在校外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点赞。在校内充分发挥学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团支部”、挂牌建设党员学生宿舍,选树《七能﹒七先锋》优秀教师典型,发动党员在党章学习、支部建设、文明行为、学业进步等方面争先创优,点燃青春激情、传承红色基因。

图片

指导教师为学生自治队伍开展专题培训


图片

优秀学生党员分享成长故事


图片

党员教师为学生党员宿舍挂牌


图片

老师和学生参与党员宿舍挂牌


图片

七能 -七先锋  系列推文


图片

七能 -七先锋  黄莺老师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各类群团组织的活力极大迸发,育人纽带功能明显提升。一方面,群团组织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培养组织领导者、配强指导老师等方式、使组织的政治性功能得到巩固加强,组织发展显示出更大活动,增强了育人能力。另一方面,依托社区活动阵地、社会实践活动,为群团组织提供了展示平台,有效激活群团组织的活力。

图片

智能制造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图片

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完成创意手工


图片

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图片

志愿者在食堂进行疫情防控体温测量


(四)深化组织育人与提升辅导员能力双向发力

组织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各育人主体联动,实现协同育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形成了学生处、校团委、后勤保障处参与、二级学院负责的联动工作机制,逐步构建和形成“一中心多主体”的育人格局。工作室坚持育人导向,在实践中将育人工作项目化,针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持续推动组织育人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育人水平,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2022年5月,工作室成员卢嘉伟带领自动控制学院团总支荣获广西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2021年以来,工作室成员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9项,参与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图片

工作室成果一览表

四、工作室下一步发展计划

(一)强化红色浸润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工作室将将进一步强化红色浸润教育。增强工作计划性和主动性,持续办好“微党课进宿舍”活动,利用微党课及时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校优秀师生中招募并组建微党(团)课宣讲团,创新微党课形式和载体,既聚焦学生党员,又面向青年学生,用真理的力量赢得学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爱—知—行—信”全过程党史学习新模式,通过开展红色书籍研读、身体力行参加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荣光。录制微党课视频,结合第二课堂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

(二)培育优秀学生组织,助力“一站式”社区建设

工作室将继续围绕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心工作,把好育人关,细化落实学生自治组织网格化管理模式,制定学生自治组织的选拔、工作职责及管理办法,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一站式”社区建设。

(三)选树先进典型,搭建先进性展示平台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工作室将继续搭建学生先进性展示的平台。用好党员学生宿舍挂牌的契机,扩大党员群体在学生社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邀请优秀党员师生代表开展成长故事会,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学生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四)强化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团队

定期开展工作室建设研讨,凝聚共识,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工作能力和育人水平。鼓励成员依托工作室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积累成果,为打造高水平团队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李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组织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