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党建引领 全员书院制育人——推进“书院制”办学探索 构建“四自”教育体系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科文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员书院制”为载体,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全力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点亮思政品牌、建强优良学风、激活社区文化、保稳平安校园,推进科文特色“四自”育人体系建设。
受邀参加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一、强化党建引领 科学谋篇布局
书院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的载体,是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科文学院党委在学生社区中不断深化党团建设,重视党组织自上而下的延伸,将党的基层建设与学生社区建设有效结合。
深入调研,创新育人模式。科文学院党委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锚定应用型学院发展目标定位,探索富有科文特色的应用型书院体系。先后调研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单位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西安交通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等10余家单位,经过深入、多次研讨,2024年3月12 日成立崇德、求真、至善、尚美四所书院,开创了江苏省独立学院探索“书院制”教育教学改革的先河,成为淮海经济区第一所实行“全员住宿书院制”的本科院校。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嘉宾参会,并共同开展应用型高校书院制建设研讨。
学院赴上海开展书院学习调研活动
成立崇德、求真、至善、尚美四个书院并发布书院标识
高度重视,完善顶层设计。在成立崇德、求真、至善、尚美4所书院的基础上,建设功能型党总支和4个师生功能型党支部,夯实政治底色,让基层党建延伸到学生宿舍的“小切口”,紧密联系党员与团学青年,满足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社区建设。
院党委书记张立荣为书院功能型师生党支部授牌
统筹规划,凝聚育人力量。将“书院制”建设纳入学院整体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合作、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思想引领、学业提升、创新实践、美育润心联动的“书院+学院”双轨育人机制,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搭建空间,打造党建微课堂。书院师生功能型党支部注重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家文化”建设活动、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精神寄语座谈会、“红色精神面面谈”系列讲座等,以陪伴式、浸润式教育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落细落实,提升学生社区思政育人实效。
书院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入党引路人故事汇系列活动
二、着眼全面发展 组建“专职”团队
学院党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以“学以成人,全面成长”为目标,推动领导力量带头下沉一线、思政力量扎根一线、专业力量围绕一线,努力打造新时代高校版的“枫桥经验”,三位一体构建“1+1+N”育人团队,让书院成为学生党的理论学习园地、身心健康成长园地、学业发展提升园地、创新实践拓展园地。
院党委书记张立荣为书院学业导师、成长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构建保障机制。科文党委压实工作作风,把“一切为了学生”意识植根在科文全体教职工心中,着力把关心、服务深入学生身边。学生工作部把办公地点迁至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社区南端),书院执行院长+专职辅导员入驻学生宿 舍办公,学工人员夜间住宿在学生社区。书院成立两年以来,教职员工值班3832人次,爱心宿舍入住70余人次,应急突发事件发生率下降41%。
织密宿舍网格。建立“学生党员+楼长+楼层长+寝室长”四级网格,组建全体学生宿舍长的QQ(微信)群,学生工作部全体人员包楼带队,“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学生社区安全巡查工作,零距离了解学生真实生活和实际诉求,围绕“无烟校园”“防非防诈”“安全用电”“身心健康”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格”,让学生幸福“满格”,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书院网格员培训活动
构筑育人阵地。学院明确“年级纵向贯通、专业横向交融”的育人思路,以学业导师为抓手,双师型导师为辅助,“牵手”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组建成导师团队,开展高数竞赛备战、英语知识答疑小课堂、师长话成长访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SYC大学生求职能力训练、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主题讲座等学业支持型活动,聚焦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拉近校内外导师和学生的距离,强化学院—书院协同育人功能。
导师进书院活动
三、丰富工作载体 提升育人实效
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书院建设方案,找准学生成长需求,建立思想引领、学业辅导、心理帮扶、资助发展、就业引路、文化浸润全方位多维度学生成长帮扶体系,打造“方湖•名师讲堂”“灯塔•师长领航”“梧桐•就业导航”“玉兰•青年TA说”等品牌,服务学院内涵建设和学生全面成长。
拓宽思政阵地。组建学生党员先锋队,挂牌449 间党员宿舍、党员模范之家,立直优秀标杆;将学生党员与楼层长重合身份,结对帮扶各层宿舍,在社区开展教育宣讲,不断健全“党团班舍”贯通的工作体系;功能型师生党支部与校内直属支部、校外农民协会支部共建,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在田埂里培养劳动精神;“支部活动室”“书院研讨间”“书院谈心屋”汇聚思政、美育、编导教师,把学生从书院带到操场、红色实境基地、美育实验室,听唱《红旗颂》音乐党课,瞻仰烈士纪念碑,拍摄《祖国不会忘记》MV,把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教育工作“前哨”。
至善书院功能型师生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创建实践园地。功能型党支部与共建支部联合开展“校 地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助农惠学服务科文学子”助农惠学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四所书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跨千里“重走长征路,践行青春梦”,远赴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四川泸定、陕西延安,与地方共建合作单位,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实践、基层服务实践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服务群众1000余人,受到24家媒体报道34次,青年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实践育人质效大幅提升。
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被中国教育报、中华网、中国网、学习强国报道
筑造成长坡地。书院依托24小时自习室、谈心谈话室、活动研讨间,建立“334”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和“家校社医”四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深入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展日常礼仪培训、传统手工作品制作、宿舍空间收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激活书院学生自我管理、自觉成长的原生动力,学生对书院工作的认同度,对书院活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各专业年级的交叉度、协同度不断增长。
至善书院赴马庄村开展香包制作非遗体验活动
打造朋辈基地。书院打破年级壁垒,创新建立书院学生会和书院社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管学治、共建共享”机制,让学生参与到书院管理与服务工作中。2024年,评选出52名优秀“繁星学长”,开展“共话成长”青年志愿者精神学习分享、“为青春伴航”朋辈榜样分享沙龙等活动12场,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以优秀的学长为榜样,学经验、补短板、促成长。
“为青春伴航”书院朋辈榜样沙龙系列活动
科文学院党委将继续树牢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离学生再近一点,和学生再亲一点,回应学生再快一点,帮助学生再实一点”的工作追求,推动全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进一步下沉到学生中间,让学生时时有老师亲近、处处有知识学习、事事有专人回应、人人有同伴共行,打通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最后一米”,为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