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承古韵,校训润人心∣ 明德“一站式”学生社区清明节活动
清明将至,春意渐浓。校园里,柳枝抽新芽,明德“一站式”学生社区里,师生们正围坐在一起,揉捏着碧绿的糯米团,包裹着香甜的豆沙馅,制作传统美食——青团。
青团,又称“清明粿”,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时令点心。它以艾草汁染就翠色,以糯米粉揉成软糯外皮,内裹豆沙、芝麻或咸香馅料,蒸熟后清香扑鼻,入口绵甜。这一抹青绿,不仅承载着千年的饮食文化,更寄托着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
青团里的文化传承
青团制作,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学生社区温暖的春日里,同学们围聚一堂,以指尖感受传统美食的温度,用心灵聆听历史的回响。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美食制作,更是一场生动的文化传承——我们揉捏的不仅是碧绿的面团,更是绵延千年的清明记忆;我们包入的不仅是甜蜜的馅料,更是对先人的深深追思。当青团特有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当指尖沾满细腻的糯米粉,这一刻,我们触摸到的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这小小的青团,承载着"慎终追远"的清明文化精髓,传递着"珍惜当下"的生活智慧,让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校训如青团,润物细无声
青团的外形质朴无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恰如我们"勤奋严谨,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那抹沉淀的青色,是艾草历经风霜的印记,正如"勤奋严谨"所昭示的治学态度——唯有经得起时光淬炼,方能成就真才实学;那圆融饱满的形态,是匠心揉捏的成果,恰似"砺志创新"所倡导的品格修养——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志存高远。一枚青团,包裹的是甜蜜的期许;一句校训,承载的是永恒的追求。当我们品味这春日滋味时,也在咀嚼着求学路上的真谛:既要如艾草般坚韧不拔,又要似糯米般兼容并蓄,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
青团寄情,校训铭心
在这个清明时节,我们以青团承续千年古韵,以校训滋养赤子之心。愿每一位学子:轻咬一口青团,品味时光沉淀的芬芳;铭记一句校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让我们:
在青团的清香中感悟文化传承的温度;
在校训的指引下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
在春光里播种希望的种子;
在奋进中收获成长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