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学校一站式社区思政教育“心”天地—“一体两翼三向 协同”创翼赋能心育活动体系的实践
构建“一体两翼三向协同”创翼赋能心理育人活动体系:“一体”是指以心理育人活动为主体,“两翼”是指以表达性艺术疗愈和中医药特色活动为心理育人方法,“三向协同”是指以人才队伍培训活动、校内心理育人活动和校外社会服务活动为育人途径。
(一)依托学校平台,发挥专业特色,开展人才队伍培训活动
作为湖南省高校心理示范中心和株洲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单位,我校凭借专业优势以及所搭建起的优质平台,积极汇聚各方力量,充分整合资源,扎实开展人才队伍培训活动。基于此,积极筹备并成功举办了2024年学术年会和我校五育融合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启动仪式。以“表达、创造、疗愈:心理治疗的新探索”为主题,广邀心理专家、临床心理医生、中小学和高校教师,搭建起一个跨领域、多元化的交流、学习平台,让我校教师队伍与学生队伍亲身体验创新的心理疗愈方法,不仅加强了专业交流互动,更为后续在校园及社会服务中推广相关活动积累经验、储备人才。
1、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且颇具深度的专业讲座:像“表达性写作与芳香疗法”“音乐疗愈”等,讲座巧妙融入了中医药类元素,例如芳香疗法中对各类具有药用价值的香料在舒缓情绪方面的应用等,让参会者领略到别样的疗愈思路。
2、开展了涵盖绘画、音乐、鼓圈、绘本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工作坊:工作坊中也融入了中医药文化特色,比如借助中医养生操、推拿、穴位按摩等来辅助放松身心等,全方位传播前沿的心理疗愈技术。
3、开设了“创艺疗愈”(“香”遇催眠、鼓圈、舞动、绘画)培训:对我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队伍和教师队伍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课程坚持实践导向原则,通过体验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人才队伍掌握各类表达性艺术疗愈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领,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图1:学术年会和创艺疗愈培训班
(二)依托校园文化,润泽学生心灵,开展校内心理育人活动
我校积极探索将表达性艺术疗愈、中医药特色与心理育人深度融合,从课堂教学、全校性活动以及“一院一品”学院特色活动三个层面,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心育活动,浸润式地实现心理育人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
(1)大心课程创新融入:将表达性疗愈巧妙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之中。在大心课上开展“雨中人”、“三个我”、“盐说情绪”等绘画活动,增强学生情感共鸣和自我认知深度。
(2)专业课程联动:在开展音乐、鼓圈等团辅活动中,加入中医穴位按摩技术,融合助力心理减压;与中医药课程结合,开展识别、制作中药香囊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身心调节的过程,拓宽了知识视野,同时又提升了心理素养。
2、“四季四养”全校性活动
基于“四季四养”,因时制宜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特色心理育人活动:
春生养生,组织开展四宫格温馨小漫画,“心灵之旅”粘土疗愈体验,心灵种子-积极思维花园等活动。健身健心,萌发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夏长养心,开展了心理情景剧比赛、自我探索工作坊,阳光使者评选等活动,开展暑期学生心理调研评选活动。爱自己、爱社会融合,育心育德。
秋收养德,开展主题为“共建共享,同心健心”系列活动,包括“留下笑脸”活动、学校心理文创作品设计、写给自己的秋天里的三行诗、记录生活小确幸、心理中心IP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爱专业爱他人,自助助人。
冬藏养性,开展读书分享会,曼陀罗绘画体验,绘画心灵探索体验营、杏林音乐坊等活动。修心养性,滋润身心。
3、“一院一品”学院特色活动
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借助成长辅导室平台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以表达性艺术与中医药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活动:
(1)护理学院“大美护理”特色成长辅导室:月月举办护理礼仪风采大赛,以赛促学,实现以美育人。512护士节开展“有爱”主题作品比赛,达到润德于心、润知于行的效果。每月开展 “热爱生命,阳光成长”、“爱己所行,行己所爱” 等心理健康主题黑板报及手抄报评比活动,营造积极心理氛围,助力学生心理健康。
(2)康复保健学院“四季养心”特色成长辅导室:开展了鼓圈团辅和八段锦功法等主题为“春·告别焦虑、互助教育”的活动;开展了简历制作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主题为“夏·技能提升、成长教育”的活动;开展了迎新艺术晚会等主题为“秋·适应性教育”的活动;开展了感恩有你艺术创作、手工制作等主题为“冬·心怀感恩-爱与感恩教育”的活动;
(3)医学院“医心为你”成长辅导室:开展了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音乐团辅集体舞20余次。
(4)中医学院“杏林驿站”特色成长辅导室:开展了中医特色“辨质论调”成长辅导,中医传统功法竞赛和中医传统文化朗读大赛等活动。
通过课堂、学校、学院三个层面一系列活动,浸润式、潜移默化地实现心理育人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表达性艺术和中医药文化魅力的同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这些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与心育有机融合,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学生与审美素养协同发展,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图2:部分校园心育活动
(三)依托专业队伍,彰显责任担当,开展校外社会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我校作为湖南省心理示范中心和株洲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组织以我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社会实践与专业素养相结合。
团队前往株洲市三湘福星园、株洲市美的小学、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和株洲市香樟社区服务站等开展了“以画绘心,温暖你我”心理团辅和主题活动;前往天鹅湖中学、天元小学、株洲市隆兴小学等开展了一系列的“为心赋能、助力学子”等大型减压心理活动;前往株洲市语翔康复中心开展“星川之行,星月同辉”孤独症音乐团辅活动,运用表达性艺术疗愈开展孤独症康复融合教育,传递关爱与温暖。
相比于传统干预方式,表达性艺术疗愈和中医技术更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接纳,在促进个体积极成长方面更具有实质性效果。借助社会服务这一有力途径,创翼赋能系列活动得以走出相对局限的范围,触及并惠及了更为广泛的人群。同时,也让参与的学生志愿者在奉献社会中深化了对思政教育内涵的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