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结

活动概况
新媒体平台引领思想潮流
本次活动在学生工作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的积极响应、全力配合下,得以顺利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一站式”社区平台等覆盖微信、网站、APP的校内外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效能,发布了系列紧扣时代旋律的主题内容。其中,“两会”精神解读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吸引了超过3000人次的学生点击阅读,助力学生洞察国家发展大势,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意识;西部计划报名指南凭借详实的信息和极具感染力的号召,激发了800余名学生对投身西部建设的强烈向往与热忱;辅导员李理撰写的经验分享文章,凭借真挚的情感、宝贵的经验,收获了2500次阅读量以及500条留言互动,在学生群体中掀起了对青春奋斗的深度思考与热烈讨论的浪潮。

二级学院活动精彩纷呈
各学院紧密围绕自身专业特色,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的主题活动。
会计学院
会计学院各班级先后组织开展了以“青春理想,信念引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班会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示了诸多名人为青春理想拼搏奋斗的故事,从周总理立志报国到袁隆平逐梦稻田,用生动事例阐释了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指引作用。2025年3月1日至3日,会计学院红蓝领航辅导员工作室学生成员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开展以“当中国红遇见工匠蓝”为主题的实践育人活动。此次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工匠精神培育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新路径。



电子商务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各团支部积极组织主题班会,15个团支部、450名学生热情投入。在23电商3团支部的班会中,同学们紧扣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趋势,纷纷分享个人理想。有的同学立志借助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走出乡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电商动力;有的同学则渴望在跨境电商领域开拓创新,将中国优质品牌推向全球市场,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23国商1团支部的同学们分享了成为科学家、教师、医生等不同职业的理想,展现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追梦的精神面貌。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开展活动。24商英1班以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励志故事为切入点,瞬间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为国家繁荣富强而拼搏奋斗的坚定决心;24酒管1班借助袁隆平“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伟大理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24旅游管理2班组织分组讨论理想及实现路径,同学们思维碰撞,提出了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文化传承等诸多富有创意与前瞻性的想法。此次活动覆盖旅游管理学院8个班级、240名学生,帮助学生们对自身在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知。

商务信息技术学院
商务信息技术学院各团支部积极开展主题班会,10个团支部、约300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23软件3团支部的班会中,同学们分享了成为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理想职业,并针对实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技术难题、激烈的行业竞争等挑战,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等,全力以赴为实现理想做好充分准备。

经济贸易学院、茶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茶学院各团支部开展了别出心裁的主题班会,18个团支部、540名学生深度参与。24茶艺1团支部的班会让同学们对理想信念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会后85%的同学重新审视并明确了自身目标,制定了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学习和生活计划。24连锁1团支部的班会通过讲述名人青春奋斗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理想追求,同学们结合连锁经营专业,提出了打造特色连锁品牌、优化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等创新性思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特色活动亮点突出
3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国防军事教育专家李先德教授开展“金课大讲堂”。李教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主题,为500余名师生深入剖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兴军的辉煌历程、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刻内涵等重要内容,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怀。

辅导员曹馨月创新开发“舞蹈+思政”课程,将街舞元素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以《小河淌水1952》等经典曲目为载体,把抗美援朝等历史故事融入编舞,构建“历史场景-舞蹈语言-价值共鸣”的创新教学闭环。该课程吸引众多学生参与,让思政教育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学生内心。

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样
在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电子商务学院大二学生何文超,在了解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后,于今年3月11日接到初配成功通知时,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他积极调整身体状态,最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MDS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完成了一场跨越生命的“青春接力”。

经济贸易学院学工党支部联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英蓝康养中心,开展“践雷锋善举,绘暮年暖阳”献“春日生辰礼”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与老人们载歌载舞、温情互动,为老人们举办生日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学校校友会、校团委联合长沙市望城区退役军人兵锋志愿服务队主办“校友回湘・追锋筑梦”公益活动。70名“雷小锋”青少年及困境儿童参与其中,通过同传一火炬、梦想书屋建设、红色教育研学等活动,传承雷锋精神,点亮未来梦想。

经济贸易学院学工党支部联合团总支前往岳麓区金茂社区开展“青春绿意,‘植’入新篇”植树节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分工合作,种植树苗、拔除杂草,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长沙贡献力量。米兰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团队走进长沙市燕子山社区,开展“暖心护‘心’筑健康”现场心理咨询公益活动。设置“一对一心理疏导区”“心理健康自测站”和“心理科普加油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彰显了学校的社会担当。

活动成效
一是学生思想引领成效显著
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据问卷调查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中,超过92%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96%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许多学生受到活动启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如立志投身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何文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便是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生动体现。
二是班级凝聚力增强
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各学院在活动后进行的班级凝聚力调查表明,超过90%的班级认为班级氛围更加积极向上,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主题班会的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环节中,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营造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文化。
三是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实际指导。活动前后,约88%的学生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或职业规划,并积极付诸行动。例如,部分学生参加了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有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活动后,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人数增加了35%,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长累计达到3000小时。
活动意义与价值
本月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之举,在同学们的青春关键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助力同学们清晰规划人生方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享、互动交流、实地参观、模拟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这一认知激发了同学们强大的内在动力。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同学们逐渐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些优秀品质不仅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取得优异学业成绩奠定坚实基础,更将在同学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中持续发挥作用,促使同学们成长为兼具高尚品德与卓越能力的社会栋梁之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