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 校领导讲授专题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4-12-24 17:00:03

【开栏语:华南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部署,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为重要抓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践行“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聚焦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业、创造)人才。】


思政课现场

11月20日,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卫青以“‘在地国际化’与‘双向国际化’互促双强的华工探索与实践”为题,为峻德书院师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李卫青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追溯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发展历史、“红色甲工”名称的由来与历史贡献,解读了学校的创新基因和办学模式。

她向同学们详细解读了“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的理念与做法。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做好“引进来”“走出去”两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以我为主,国际协同”的办学新机制,以学生为本,前瞻布局“新工科”,搭建前沿领域创新平台,创新课程教学体系,从全球集聚创新师资力量,推行“德才兼备,知行兼修,通专兼顾”的全人教育理念。

经过七年建设,广州国际校区“在地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示范辐射作用明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的先锋。在推动“双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学校不断拓展全球“朋友圈”,拓宽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渠道,推动科教“出海”取得新突破,引领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学生提问

互动环节中,李卫青就“在地国际化”与“双向国际化”背景下学生发展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交流,勉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顺应时代潮流,书写青春力量。

她向同学们强调,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与党的事业、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前行。学校将秉持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全球机遇,以务实的行动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致力于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示范区,树立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标杆。

峻德书院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参加学习。



责任编辑:卢朗滢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卫青以“‘在地国际化’与‘双向国际化’互促双强的华工探索与实践”为题,为峻德书院师生讲授专题思政课。